第33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纲展示:(1)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2)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热点提示:(1)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2)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及体现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3)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艺术价值;(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考点1文学的繁荣和美术的辉煌——流派纷呈1.浪漫主义文学(1)产生背景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动乱不已。②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2)艺术特点①内容上,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②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3)成就人物作品意义雨果(法)《巴黎圣母院》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雪莱(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海涅(德)《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点拨]艺术创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政治、经济等在人类意识形态中的反映。19世纪初,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将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2.现实主义文学(1)产生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文学特色: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3)代表成就①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利)斯朵夫》等。②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萧伯纳的《苹果车》。③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等。④丹麦:安徒生的童话同情弱者,嘲弄权贵。⑤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⑥美国: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种族歧视,痛斥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3.现代主义文学(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西方出现严重的社会精神问题。(2)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差异。(3)成就: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4.苏联文学:20世纪上半叶,苏联文学高度繁荣,主要作品有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点拨]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特点是歌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劳动人民成为此类文学作品的讴歌对象,这和资产阶级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5.亚非拉文学(1)特点: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2)代表①印度:泰戈尔的《戈拉》。②中国:鲁迅的作品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③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反映了拉美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他开启了现代小说创作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流派。④尼日利亚:索因卡的作品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6.美术的辉煌(1)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①背景:法国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追求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②特点: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③成就: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安格尔的《泉》。(2)浪漫主义(19世纪前期)①背景: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②特点: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③成就: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3)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①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②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③成就:法国米勒的《播种者》和《拾穗者》;俄罗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4)印象画派(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①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②特点:前期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