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家乡的“老照片”【教学构想】本次综合性学习与本单元的阅读话题联系紧密,因此,可以从“家园”话题引出,紧扣精神家园和爱国情感的主线,力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领会“家园”的精神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爱家乡从一点一滴的行动开始的思想意识。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生长在城市的独生子女,绝大部分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但精神生活远远不如物质条件丰富。因此,通过组织合作、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就成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目的。由于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小组分工合作的活动方式,所以这次要在活动过程的设计和活动成果的评价上有新要求、高标准。我们还是以四人小组为基本单位,但允许小组自由组合,最多是八人一个小组,最后在学生的自愿组合下,全班分为了一卜个小组。为了保证活动开展的有序,我们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的表格:家乡的“老照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第小组组长:组员: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和人员分工:活动过程:成果展示方式:自我评价:【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关心家乡、关注祖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感。2.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并能用合适的方式展示实践成果。[教学重难点]确定合适的活动主题,设计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选用多样的成果展示形式。[教学安排]两课时1.导人准备,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指导设计活动方案。2.各小组按方案外出实践,筹备成果展示。3.成果展示,师生评价。4.整个活动周期为10天。[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人:家园,既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更是我们灵魂和精神的栖息地。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它见证了祖国的灾难和复兴,其中浸透了人民的鲜血和泪水,它记录了我们的感情和精神。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一组反映家园的文章,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家园的风物人情,听到了家园主人的反思和呐喊,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思考和警醒,灵魂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净化。我想,当我们信步走在那条熟悉的上学路上时,当我们徜徉在繁华的江汉路和美丽的江滩时,当我们坐车经过林林总总的立交桥、高架桥时,当我们举家外出在城市公园尽情欢畅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真美啊!同样,我们是不是也会想到:我的家乡过去是怎样的呢?她经历过怎样的历史变迁,才有如今的俏模样呢?同学们,让我们借这次实践活动的机会,一起去找一找家乡的“老相片”,来重温家乡的历史,对比家乡的今昔吧。(实践活动是学生乐于参加的,但多半都是抱着一种玩的轻松心态。而本次活动是有明确目的的,就是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及其发展变化。所以,一开课,教师就应该调动学生的情绪,通过回顾本单元的一组反映家园主题的文章,引到对自己家乡的关注上。)二、确定活动主题1.请学生阅读教材,勾画教材上所提示的活动主题。2.请学生将所勾划的主题归纳整理,用标题的形式明确下来。①家乡的名山大川、道观寺院;②家乡历史上的重要建筑;③家乡的著名人物;④家乡的特色建筑;⑤家乡的土地变化;⑥家乡的交通工具的变化;⑦家乡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3.请学生分小组讨论,除了教材上所提供的这些主题,还能想到哪些活动主题?也可以在上述主题中再细分小主题。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将各小组想到的主题一一板书。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纳整理。如:家乡历史上的小吃;家乡的租界遗址;家乡历史上的传统服饰;家乡历史上的老玩意儿等;家乡在历史上的地位;家乡红安将军县的两百多名将军;家乡的水灾和现在的江滩……4.教师提示学生,确定主题要量力而行,扣住“老照片”,小组讨论各自的活动主题。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各自的主题,有重合的进行协商、调整,最终当堂确定下来。(家乡的历史文化是个大范围,如果不细化,就会造成学生无从下手或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大话题下找到合适的小话题,这样才便于下一步的活动开展。而确定小话题,就需要集思广益。)三、设计活动方案1.各小组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