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西欧诸国宗教改革的宏观、整体背景。2.了解德意志、英、法等国宗教改革的大致情况。3.掌握宗教改革后基督教的主要派别。4.理解并掌握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及其作用。5.理解并掌握尼德兰革命发生的原因。6.了解尼德兰革命的过程。7.理解在尼德兰革命中南北分道扬镳的原因。8.掌握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二、德育目标1.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以及了解马丁路德、加尔文、英王亨利八世实行的宗教改革的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革新精神和进取意识。2.通过学习尼德兰革命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历史发展观的教育。三、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历史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在指导学生认识马丁·路德、加尔文等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尼德兰革命发生的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原因的一般思路。●教学重点1.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原因2.德意志的宗教改革3.尼德兰革命的背景●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认识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及其作用2.尼德兰革命期间,南北双方分道扬镳的原因●教具准备1.投影仪2.欧洲政区图●教学方法1.讲述法:对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的一些背景性内容,可由教师讲述,此处特别应注意所讲知识的精炼和针对性。2.谈话法: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解决一些理性问题,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组。3.讲读法:首先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然后以投影或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必要的材料,再由学生阅读、回答,教师最后进行讲评和总结。●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在本节课中,理性分析内容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因而,如何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形成正确的认识,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对于宗教改革的框架内容,应指导学生同文艺复兴相比较,而对德意志、瑞士、英、法等国用心爱心专心宗教改革的基本情况,要轻重有别地进行讲解,避免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于尼德兰革命的相关内容,应围绕其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之一:导入语例示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有这样的认识,即对教会进行批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共通的特征,这说明了当时欧洲天主教会的腐朽,反映了其教规、教义的不合时宜。然而在另一个方面,我们也有这样的认识,即当时天主教会的势力是相当强大的,直到今天,包含着天主教的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依然在欧美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文主义者在顺应时代的要求创建自己的理论的同时,教会也在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着自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西欧宗教改革的一些知识,并且认识最能反映当时历史发展方向的、以宗教为旗帜的尼德兰革命。之二:问题式导入师: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什么?生: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师: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生:人文主义。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一此什么样的人?生:诗人、学者、艺术家……师: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但他们的思想是否对欧洲广大人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呢?生:没有(不可能)师: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耳濡目染的文化是什么呢?生:基督教神学(天主教神学)师:要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去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最好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什么呢?生:从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宗教入手,改变原有的宗教教义和教规。师:对,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在人文主义者顺应时代要求创建自己的理论、对教会进行批判的同时,教会也在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着自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以及可作为西欧宗教改革运动之高潮的尼德兰革命。[板书]第四节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16世纪)(1566~1609)[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教材P15的插图,从天主教士所穿的华丽的祭服,你能想到些什么?[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