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教案第十八讲教给你考场答题祁东二中撰稿李洪波审查李家训笔试仍是当今高考能力选拔的主要手段,能力的考查均通过试卷的解答来体现.因此,卷面解题步骤及其规范化是考生必备的基本功.从历届高考阅卷情况看,"丢三落四,叙述不完整;言不达意,表述不确切;公式拼凑,缺乏连贯性;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不规范的解题是部分考生失分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考点梳理:本专题主要内容是2006年高考物理备考与解题策略,为了提高考生考的答题能力和得分能力,建议考生做好以下几点:1、夯实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从考试的角度看它既是重点、热点也是难点,故考生要做到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2、加强对表述能力的训练3、对于题解中方程的书写要规范4、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5、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6、规范使用学科语言是不失冤枉分的保证二、热身训练:为了叙述方便,以下面一个题为例:例题1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2.0Kg,置于水平地面上,在F=6.0N的水平恒力下t=0时刻,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0.20,求t=5.0s时的速度和它离出发点的距离。①要用字母表达的方程,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例如,要“F-f=ma”,不要“6.0-f=2.0a”。②要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例如,要“F-f=ma”“f=μN”“N=mg”“v2=2as”不要“”③要方程,不要公式,公式的字母常会带来混乱。例如,本题若写出“F=ma”就是错的。④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东西。例如,本题的解答中,不要“”⑤方程要完备,忌漏掉方程:例如写了F-f=ma”“f=μN”而漏写了“N=mg”三、讲练平台:例2如图,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1F(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命题意图: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渗透对解题规范化的考查.B级要求.错解分析:本题属学科内综合题,难度中等,多数考生因解题步骤不规范丢分.解题方法与技巧:(1)设小球所受的风力为F,支持力为FN,摩擦力为Ff,小球质量为m,作小球受力图,如图33-3,当杆水平固定,即θ=0时,由题意得:F=μmg①∴μ=F/mg=0.5mg/mg=0.5②(2)沿杆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θ+mgsinθ-Ff=ma③垂直于杆方向,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FN+Fsinθ-mgcosθ=0④又Ff=μN⑤联立③④⑤式得:a==将F=0.5mg代入上式得a=g⑥由运动学公式得:s=at2⑦所以t==⑧评析:解题时有受力分析图,有文字说明,又假设了几个物理量(F、FN、Ff、m),交代了公式的来龙去脉,(①式由题意得到,③④⑦式由物理规律得到,⑥式由联立方程组得到)、有运算过程(将字母代入公式)、有明确的结果(②式和⑧式),使之看了一目了然.例题3: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k=800N/m的轻弹簧两端各焊接着两个质量均为m=12kg的物体.A、B竖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要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在上面物体A上,使A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4s,B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g取10m/s2)求:(1)此过程中所加外力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此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命题意图:以胡克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为依托,考查理解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渗透着对解题步骤规范化的要求.B级要求.错解分析:第(2)问中,计算变力F做功时,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系统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部分考生容易忽视物体的动能导致错解,步骤不规范导致失分.解题方法与技巧:(1)设A上升前,弹簧的压缩量为x1,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2量为x2,A上升的加速度为a.A原来静止时,因受力平衡,有kx1=mg①设施加向上的力,使A刚做匀加速运动时的最小拉力为F1,有F1+kx1-mg=ma②B恰好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