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曲2、理解这五首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3、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深邃的哲理美教学重点:诵背诗词曲,并能默写,领会诗意,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对每首诗中名句的理解,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提高诗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中借景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方法指导:通过讨论、对比联想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由品读、互相评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词的节奏美、音律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对古诗词的教学,就是在基本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多诵读、多感悟,通过诗词描写的形象、意境,来达到体会作者感情的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感情。情境导读重点提示拓展巩固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教学过程:导入:有位哲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一个人肚子里有许多“墨水”,名篇佳句,烂熟于心,言谈举止之中自然会透出一股股书卷气,让人感觉他的阅历,以及他非凡的气度,感受到他有着多高的文化品味。所以我给大家提个建议,让我们走进古诗人不同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学习《诗词五首》。粗读,感知全诗1、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生齐读。抽两三名学生朗读,同桌进行点评。指导朗读技巧。(把握节奏,注重平仄,找准重音,情感自然)2、师范读,学生思考:A、画出押韵的字。B、分析这五首诗是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明确:课题内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画出押韵的字身、人、春、神销、朝、乔经、星、萍、丁、青天、年、寒、间、眠、圆、全、娟路、躇、土、苦体裁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词元曲对偶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河破碎风飘浮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细读,探究诗中情语师引导:“诗”是抒情色彩较浓的一种文体,要想体会作者的情感及当时的意境,就必须反复朗读,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谈谈五首诗分别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析探究: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标题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并说说理由。2、你能说出本诗运用的两个典故?3、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蕴含的哲理师引导明确: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跃然纸上。5.请同学们将这种情感通过吟咏来表达。(师要做必要的示范和指导)尤其是注意结尾的两句要读出上扬的语气,节奏要明快,有力度。6.请同学们将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改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内容要充实、丰富;语言要优美,能将人带入意境之中。小组评议,将最佳作品在全班朗读,朗读仍要做到有声有色。品读诗中的妙笔:u师: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一个“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结果,刘禹锡、杜牧、苏轼都是其中典范。如“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u诗中还有这样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赤壁》细读悟诗理:1、师:思考《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2、师:全诗最精彩的诗句是什么?如何理解抒发了作者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