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力目标1.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兴旺发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2.结合各个民族对中华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的史料,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3.从历史、文学、军事、科技等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4.从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包含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内容。而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要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应该了解中国的文化,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板书)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板书)活动一:外国人谈中华文化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漫步在中华文化的殿堂。活动过程:看教材P64情景,思考提到中华文化,我们会想到什么?[学生]略[教师]情景中他们说的中国功夫、旗袍、长城等,都是富有中华文化韵味的,有人说中华文化比较神秘,其实它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如《道德经》在欧洲的影响、《孙子兵法》在日本的影响、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以及学生家乡有特色的民居、戏剧、服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些表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活动二:通过事例感受中华文化活动目的:意在引导学生漫步中华文化的画廊,领略中华文化的无限风光,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力量。活动过程:阅读并思考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长河映照出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雨烟尘的身影,回荡着中华儿女自豪的声音,刻印着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记忆。关于这些,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感受到,例如:方块字;故宫;京剧;编钟;粽子……思考: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你会怎样品味它们的文化情趣?[学生]略[教师]它们各自都有其不同的来历,我们来逐一看看:汉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六千多岁了,它是从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划,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在北京市中心、南北中轴线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分布,层次分明,主体突出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凝聚了我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京剧: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表现力丰富。广为流传的传统剧目有《霸王别姬》《群英会》《打渔杀家》等。编钟:我国古代击乐器,由悬挂在木架上的一系列铜制的钟组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有六十四枚。粽子: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食品。屈原投江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湖南等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