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地理年级:初二任课教师:课题: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课时:1授课时间:第周一、课标要求: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二、教材分析:本章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介绍了自然资源及其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我国的资源国情。然后以水土资源为案例,介绍了水土资源的基本特点以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以此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三、知识结构:自然资源与我们↓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自然资源及其分类,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土地资源水资源分布利用珍惜宝贵的节约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时空分布我国的资源国情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我国的资源国情。培养学生用实例分析归纳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观念。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2、我国的资源国情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课前准备:学生方面:从正反两方面搜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实例。教师方面: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制定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动方案。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讲下列关于“瓷砖是否应该提价”的故事引入课题。大体内容如下:关于瓷砖该不该提价的讨论,人们的目光大多专注于“市场”,而鲜有开阔到其它方面,例如“资源”,例如“环境”,例如“可持续发展”,例如“国际化视野”。现在一些主张不提价的企业,亦多津津乐道于自己如何成功消化原材料涨价的不利因素,这当然也是值得钦敬和羡慕的。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从另一方面来思考,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自然资源岂不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别的且先不说,生产瓷砖至少就必须使用大量的瓷沙陶土。现时我国的瓷砖年产量大概有30多亿平方米,所耗用的陶瓷原料数以千万吨计。这些非金属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挖一点就要少一点。一年就耗费去近亿吨,不知道我国的陶土瓷沙还可以再挖多少年?以现在瓷砖卖这么低甚或愈来愈低的价格,我国的陶瓷原料好象也愈来愈不值钱了。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我们不少陶瓷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家瓷沙陶土的“搬运公司”,因为那些可贵的矿产资源经过这里也增值不了多少钱。更要命的是那些瓷砖卖价越低的企业,对原料的浪费往往也最严重,其情其景常常让人痛心不已。笔者是极力赞成瓷砖提价的顽固派,于今依然认为陶瓷协会陶瓷传媒有责任有义务去关注提价倡言提价撮合提价,这样做决不是“保护落后”之举。笔者同时还认为,所谓“保护落后”一论,只是相关协会和传媒“不作为”的托词而已。如果同业中人和相关部门都听信这种“保护落后论”,那可真是可悲了。在瓷砖要不要提价这个问题上,笔者说不上多少理性的大道理,更多的是出自一些感性的东西。感性的东西包括了一些耳闻目睹的图像,这几年总是挥之不去。记得若干年前去看瓷土矿,多台推土机不用多少日子就把一座山头推平了;现在石湾佛山南海一带的陶瓷原料早就挖光了,沙泥的采掘已越来越远。另一幅图像是前两年去看一家瓷砖厂,那些扔掉的废砖坯填满了鱼塘堆满了路边,谁看了不心疼呢?白花钱还是小事,但这可是浪费了多少自然资源啊!所以不管怎么说,笔者都赞成瓷砖提价;而且不管如何艰难曲折,都要努力去争取。因为瓷砖的提价,将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教师提问】人类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所以说自然资源是联系人类和环境的纽带。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而且种类特别多,可算得上“资源大国”,但是,我们在电视和报刊上又能经常看到我国自然资源存在危机的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通过提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出示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