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生物质能发电1前言能源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目前,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我国已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生物质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每年净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这些未加以利用的生物质,为完成自然界的碳循环,其绝大部分由自然腐节将能量和碳素释放,放回自然界中。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消费化石燃料,过快、过早地消耗了这些有限的资源,释放出大量的多余能量和碳素,打破了自然界的能量和碳平衡,更加剧了环境和全球气候恶化。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从而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智能利用技术,以达到保护矿产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CO2减排,保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中国生物质能资源状况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据测算,中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有50亿吨左右。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然而,由于农业、林业、工业及生活方面的生物质资源状况非常复杂,缺乏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数据,加上各类生物智能资源间以各种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因此,生物质的消耗量是最难确定和估计的。鉴于它目前对全球能源需求所作的贡献超过其他任何形式的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简单定量分析和描述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高产的能源作物如甜高粱、甘薯、木薯、芭蕉芋、绿玉树、巨藻等,作为现代生物质能资源已引起广泛关注,众多科研机构和科研企业不断参与研究与利用,将会大幅度发展中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2.1传统生物质能资源2.1.1农作物秸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种类很多,而且数量也较大。水稻、玉米和小麦是3种主要的农作物,其产生的废弃物---秸秆是中国主要的生物质能资源之一。1995年,中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为6.04亿吨,可获得系数为85%,约5.13亿吨,相当于3.1亿吨标准煤,其中水稻、玉米和小麦秸秆约相当于2.5亿吨标准煤,占秸秆总产量的84.3%左右。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农作物秸秆产量也在逐年递增,平均年增长率为2.33%。在中国,农作物秸秆主要作为生活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据不完全统计,在1995年农作物秸秆6.04亿吨总产量中,越有15%被用来直接还田造肥,有25%被作为饲料,9%被用作工业原料。除此之外,约51%的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能源用途,其中只有1.9亿吨被中国农民在民用炉灶内直接用来炊事和取暖,其余约1.2亿吨则被废弃在田间地头或在田间直接焚烧掉,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严重污染了环境。2.1.2薪材薪材是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所用的主要能源,它不仅可用于家庭,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国有1.286亿公顷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为13.4%。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薪炭林总面积达1000万公顷,年平均薪柴产量为1.7亿吨,约折0.98亿吨标准煤。2.1.3禽畜粪便禽畜粪便是另一类生物质能资源,资源量于畜牧业生产有关。从畜禽粪便的可获得性来分析,中国主要的畜禽是牛、猪和鸡。仅1995年全国禽畜粪便可获得资源的实物量就达到8.5亿吨,约合0.78亿吨标准煤。但中国的禽畜粪便主要用于农业肥料,很少用于能源消费。2.2现代生物质能资源现在,所谓现代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指专门为能源生产工业提供生物质原料而发展的生物质能资源,如能源植物等。2.2.1炭薪林以能源为目的的植树造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已有二十几年。在20世纪70年代,为制止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