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宇宙探秘【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以及不同时期主要的观点和理论。(2)知道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引发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3)知道恒星是运动的,宇宙是由无数个星系构成,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4)了解宇宙大爆炸的学说(5)通过对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6)大致了解我国的航天航空技术进展,体会我国在载人航天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教学难点】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实验器材】小金属粒、气球、打气筒、皮管、图片、多媒体视频材料等【教学过程】活动一:请同学观察“东方红一号”图片、“神州五号”发射视频、“嫦娥奔月”视频等。提问:从这些资料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说明:“嫦娥奔月”等美丽的传说,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我国伟大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神州五号”的发射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者宇宙。提问:那么,人类认识宇宙经历过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呢?活动二:天圆地方观察敦煌星图,从图片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我国古代的人们认为天地是怎样的?说明:对古代人来说,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并不大的土地,天空似乎是一个固定的圆形屋顶,它从远处自上而下,和周围的地面融为一体。后来随着农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航海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以及地球以外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提问:最早人们认为什么是宇宙的中心?活动三。从“地心说”到“日心说”阅读书本34页: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面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意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提问:这一学说正确吗?说明: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他阐述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反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由于哥白尼等引发的天文学的革命,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开创了科学史上的新时代。此后,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另外,科学家借助天文望远镜如“哈勃”空间望远镜,对天体、天体系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使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多,日心说也渐渐露出了它的不完整性。活动四。星空世界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星空世界的相关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恒星是不是静止不动的?(2)银河系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太阳是不是银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3)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约有多少个?在天文学中,为什么要用光年作为距离单位?(4)宇宙是怎样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