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知识网络: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4、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5、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6、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第1课孔子和老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和保守部分;孔子思想由当时不被重视到成为正统思想的转变的史实及老子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2、过程与方法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实践天文学①专著:《甘石心经》②天体测量:浑天仪、黄道游仪、简仪数学①专著《九章算术》②计算:筹算法、圆周率农学专著:《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中医学①医学理论:《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②药物学《本草纲目》四大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唐代发明火药,唐末用于军事;战国发明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1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末年孔子学说奠定基础基础儒学创立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基础成为显学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新儒学基础确立正统思想地位宋朝程朱理学明朝陆王心学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明清之际经世致用君主批判发生变化思想演变规律律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于更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扶植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孔子和老子以及他们思想体系的学习,认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方面,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重点和难点向前者倾斜。三、教学方法1、图片和热点新闻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2、注重运用史料教学,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不仅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3、采用设置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的模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4、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孔子和老子在穿上西装、打起领带的图片。(讲述:你能想象鹤发童颜、长须飘飘的我国古代圣人孔子和老子,在穿上西装、打起领带后将是什么样子吗?在2007年的一则新闻上刊登,在南昌市北京东路上某服装公司门前,一幅大型的宣传画引得众多行人驻足观看。原来,这幅宣传画上的古代圣人——孔子和老子被穿上了西装,打上了领带,成了西装革履的时装模特。然而,商家自鸣得意的“创意”却引得大多数过往市民们的纷纷指责,认为商家如此促销太不严肃,有违商业道德。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广告创意会引来非议呢?你怎么看待这个广告创意?★新课讲授: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孔子:1、我眼中的孔子:(展示图片),让学生来介绍孔子的生平,教师简单补充。重点强调其历史地位: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补充说明: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身世对他的思想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贵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朝的“礼”;家族的“没落”,地位的下降,则促使他希望以“仁”作为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2、我解读的孔子:出示材料: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材料二、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