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人运动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基本史实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密切相关的,并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来自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而且是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民主权利,为了实现自身的解放,他们联合起来进行斗争,在不同时期建立不同的国际组织,并且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二)讲授新课一、共产主义同盟1.共产主义同盟建立的背景(1)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2)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3)马克思、恩格斯的积极投入;(4)正义者同盟领导信服马、恩的观点,决定改组。思考: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对正义者同盟投入极大的热情?当时欧洲存在的形形色色的政党中,正义者同盟是惟一具有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希望把它改组成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真正能够领导工人运动的革命政党。2.共产主义同盟的建立1847年6月,恩格斯参加伦敦会议内容:1)改组2)通过了新章程和新纲领草案3)意义:标志着正义者同盟正式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宣告了一个用先进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并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工人运动3.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1848、2发表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主要内容:1)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2)把眼前斗争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3)坚决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4.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的革命实践问题:共产主义同盟成立后,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活动?共产主义同盟与1848年革命用心爱心专心1)成立新的同盟中央委员会指导革命,并组织德国流亡者回国参加战斗;2)创办民主派的机关报--《新莱茵报》;3)恩格斯亲自参加三次战役。5.共产主义同盟的解散:1852年解散的原因:1)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同盟遭到迫害;2)同盟内部产生分裂二、第一国际的斗争1.第一国际成立的背景(1)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工人运动的高涨;(2)工人在斗争中认识到工人阶级互相支持的重要性。(思想基础)2.第一国际的建立导火线:波兰人民起义1864、9伦敦马克思应邀参加会议内容:1)决定成立国际工人组织;2)选举了领导机构3.第一国际的斗争对工人运动的推动1)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领导中心;A.通过宣传、募捐等活动,帮助和支持工人的罢工斗争;B.组织和领导工人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去;C.发扬国际主义精神。2)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得到广泛传播。4.第一国际的巨大影响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使各国工人在斗争中有了更好的理论武器;由于它对各国工人运动的支持与领导,使它赢得了各国工人的高度信任;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它却恨之入骨。三、巴黎公社1.巴黎公社运动的背景(1)欧洲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2)普法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矛盾,引起了革命。(3)工人力量的壮大。2.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3月28日3、巴黎公社的政权形式公社是一个充分民主的自治区。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是巴黎人民的自治组织,不是全国性的政权形式。巴黎公社没能建成一个全国性的政权客观上是由于时间较短,公社的影响力尚不足以遍及全国;主观原因:在当选的公社委员中,有相当一些人属于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他们并不完全理解此次革命的无产阶级性质。4.巴黎公社的主要措施政权建设:①公社委员和主要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②废除国家机关的高薪制。用心爱心专心颁布一系列法令维护劳动者的权益。颁布体现国际主义原则的法令。5.保卫巴黎公社的武装斗争问题:巴黎公社成立后面临的处境怎样?简述巴黎人民保卫巴黎公社的武装斗争情况。6.巴黎公社运动的特点:是工人阶级政权,但不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以武装起义和夺取政权的手段建立起来;带有自发性、暴力性、政治性;最重要的创造与贡献: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尽管是雏形)7.巴黎公社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