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中学会思考一.导言成长,指长大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更成熟的一个过程。成长,是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经历的事情。从初一到初三,我经历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思考。下面我将以直白的语言,讲述我成长的过程。初一的事情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没什么深刻的记忆了,那就从初二开始讲起吧。二.初二的危机我的学校省实附中,很厉害,最近几届都是六千多人报考。我们那届招了七百多人,很难在这学校中站稳脚跟。然而凭借我在小学不错的基础,在第一次月考中,拿到了全班第三、年级八十多。我的目标是上前一百,达到目标了自然挺开心。然而自从那次考试之后,我的成绩就一落千丈了。为什么呢,不是骄傲,而是担心。我担心下一次考试会怎样。平时上课、写作业就会时不时在想中段考会怎样呢,是考好还是考差?于是,注意力就被这些无谓的问题给分散了,随着时间逼近,心中也更慌更没底了,最后中段考掉到年级两百五十多名。这下我更慌了,不知所措。结果当然就只能是成绩漂浮不定,而且都在两三百左右徘徊。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考好是不是凭借运气,也差不多是自卑的意思。然后我就去找杨老师。那晚,我跟他说明情况后,他思考了一下,说:“这个问题,嗯,你这样做。”他要求我,每天晚上睡觉前,5分钟时间,用力握紧自己的拳头,然后对自己说:我可以更好的,我要一天比一天进步。这样听上去好像不靠谱,但是是真的有用的。自卑其实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优点,只愿意沉寂在一次次失败中。但当你在说出这些话之后慢慢的就会改变自己的心态了。其实这是我初中生涯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所以奋斗之后,在初二下学期的中段考我考到了自己的最好,全班第一、年级五十二,然后在初三成为了班里的伪学霸并在中考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三.挂钩法与发毒誓初三呢,在学习方面,远离了自卑。但是还是有时候会有问题,具体的就真的不记得了。在报志愿前后呢我有一段时间挺焦虑的,我报的是省实,这个学校还有一个自费班要交六万六,但是分数比公费低十分。省实在广州市是仅次于华附的高中,当时我给自己的一个估计是要十分稳定发挥才能考上省实的,但谁能保证能发挥稳定呢。所以焦虑的我,非常怕靠差了,爸妈就要交多六万多块钱,天天都为这事揪心不能集中注意力。于是我又将这情况跟杨老师说了,他建议我用“挂钩法”。怎么挂钩呢?他让我想象两幅画面:一幅是我收到省实公费的录取通知书;一幅是去学校报到时爸妈拿着六万六的存折。假如我现在集中精力那么未来就回变成第一幅画面,假如仍然分心就会是第二幅画面。接着还让我每天晚上在脑海里想象着自己开心地走在校园里。其实这种方法是培养自己信心的,有了信心自然就会稳定发挥。另一件事情应该很多人都经历过,就是电脑。在初三,都临近中考了,当然要花多点时间来复习,但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去到电脑前,玩玩游戏逛逛空间,宝贵的时光就总是这样流逝,一个个制定好的计划就这样报销。这时老师给了我一个很好地办法,发誓。他让我发誓:从现在一直到中考之前,不允许玩电脑游戏还有空间贴吧等等,否则我将与省实无缘。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第一、它抓住了我最不愿意失去的东西迫使我为了这个东西去放弃玩游戏;第二我暂时没有违背过毒誓,不知道违背它是不是会真的有这种结果,所以它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我就忍着没上QQ没玩过游戏。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上大约就是初二初三中我所面临的比较大的难题,在杨老师的帮助下我顺利地解决了这些难题,也收获到了一些做事的方法和道理。杨老师是炸弹作文作文老师,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上杨老师的课。慢慢的我们便从作文聊到学习,从学习聊到生活。他教我的方法当初听起来觉得挺不靠谱的,但是试一下又没事,试着试着有点用,于是我便调整到适合自己的模式。他经常和我分析问题,在和我分析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先跟我说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我感觉有问题,但这个问题不能是感觉的,而要仔细分析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只有有了具体的问题才有可能通过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