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四节:噪声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接近,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具有社会意义。教学的切入点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同时可以通过示波器向学生展示噪声的波形,并与前面学习的乐音做比较,认识噪声的本质。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噪声的危害,并让学生了解噪声等级的界定方式以及防治途径。教学过程1.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用铁皮刮玻璃和敲击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并观察示波器中两种声音的图形。学生感受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悦耳,而铁皮刮玻璃的声音刺耳难听,令人烦躁不安。再让他们比较在示波器中显示的两种波形的区别,学生通过感受和观察,从物理和环保角度初步认识噪声。2.过程展开本节课在教学形式上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教科书中图3-4-1和图3-4-2是噪声的两个例子。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并对如下问题进行交流讨论。①什么是噪声?②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③举例说明噪声对人的危害。④根据教科书第50页的表,将一天中通常可能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作一估计,描述你对这些声音的主观感觉。⑤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哪些?有关这方面你能做哪些工作?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①噪声及其来源强调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来源大致为以下几方面。交通运输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②噪声的大小及危害噪声的等级由响度的单位分贝来表示。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0页的表,引导学生注意在这些环境中噪声的分贝数,让曾经体会这些噪声污染的学生描述当时的主观感受。同时,可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于城市、工业区等区域内噪声标准的界定,说明噪声在当代社会造成的危害已需通过法律进行防治,提高学生的公民环保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另外,可以向学生说明,噪声除了对人生理和心理有影响外,噪声还有其他危害,如噪声能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例如喷气式飞机发出的声音能将附近建筑物的玻璃窗震裂。③如何使噪声小些以听到声音的条件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教科书中图3-4-4分别是这三条途径的例子。吸音的物质可作为制造声音屏障的材料,结合教科书第51页的“家庭实验室”(材料的吸音性能),让学生选择最适合做声音屏障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