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公考《申论》题(B类)一、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总分100分。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2020年9月11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材料22020年9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D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必须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认真思考和回答10大新课题,其中一项是: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后,如何依靠创新驱动、技术进步、高素质人才激发强大内生动力在《浙江日报》的访谈中,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此阐述了自己的思路与见解。从全省来看,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应从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完善实验室体系建设、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等方面集中发力。2019年,浙江省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近50亿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联合基金,总投入达10.5亿元;重点围绕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等相关领域发展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解决区域发展重要科学问题。未来,浙江省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争取在2025年建成50家技术创新中心、10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推动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政策引才、平台聚才、服务留才是浙江打造人才蓄水池的3个主要方面。当前,浙江正着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通过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究院以及院校等,提升蓄水池的虹吸效应。材料3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之根,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决定大国崛起的基石。近代以来英国、德国、美国、日本这些先后崛起的有世界性影响的大国,无不是以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的。在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曾经是占有大量殖民地的“大国”,但由于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只能“昙花一现”。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为“日不落”帝国,但后来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减弱,一战后逐步沦为二流国家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超级大国,关键因素正是其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审视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科技创新因素,归根到底是这些国家较早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激励创新的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制度、教育制度、反垄断制度、投融资制度等,以及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如果没有宪法和专利法的保障就不会出现爱迪生这样伟大的发明家;如果没有专利制度,像福特这样的人也就没有动力了。因此,推进科技创新,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