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2年北京市公考《申论》题VIP免费

2022年北京市公考《申论》题_第1页
1/11
2022年北京市公考《申论》题_第2页
2/11
2022年北京市公考《申论》题_第3页
3/11
2022年北京市公考《申论》题一、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总分100分。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1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强化地方D政领导干部履行“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到组建应急管理部、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一项项强有力的改革举措,彰显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将增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作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动员响应体系,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制定了任务书和路线图。材料2自2009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目的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同时要求,各地要针对潜在灾害风险和区域灾害特点,开展应急演练活动。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风险调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四川、江苏、河南等省的城市活断层探测全面铺开,吉林延吉、海南海口等几十个城市活断层探测进展顺利,福建省开展了陆地与海洋地震风险基础探测,全国完成了一百多项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启动。不仅是地震,面对“点多面广”的灾害现状,应急管理部门启动了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和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各地结合实际,推进灾害风险治理北京市开展大量调研,发布了全国首个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进一步摸清灾害底数,指导灾害防治工作。贵州省多部门合作开展了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形成机理研究,通过“人防、技防、物防”,提前部署防范措施,以应急“加法”应对气温“减法”。在福建省福州市,市民只需用微信“扫一扫”,即可查询全市3020个避灾点信息,陕西省安康市实施异地搬迁工程,将高山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群众搬迁到安全宜居的浅丘或川道地带,彻底打破了“受灾—重建—再受灾”的怪圈。有专家认为,我们可以把城市比作一个有机生命体,如果城市出现安全问题就好比是生了病。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强调“治未病”思想,同样,城市的应急管理也应当将重心前移,注重灾害的预防。“防范胜于救灾”,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让原本可能发生的灾害不再发生,将可能发生的大灾害调控为小灾害,或在灾害发生后防止灾害再次发生。“治未病”思想是我国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甚至被认为是中医诊疗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最早明确了“治未病”思想,如“谨和五味”“饮食有节”“形劳而不倦”等反映了通过合理饮食、合理作息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思想。《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黄帝内经·素问》中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2年北京市公考《申论》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