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教育心得关于“学生欠管教吗”的话题,触动了许多关怀教育的人的敏感神经。作为离乡20多年的青岛人,看到家乡老师投书直言,那份焦虑,那股火气,我熟悉之极、亲切之极。可以说,青岛这位中学老师描述的现象都是事实,比这些更让人生气的故事也举不胜举。问题在于,用“严格的管教”就能做到“严师出高徒”吗?让我们以这位老师提到的“儿子弑母的惨剧”为例吧。这个儿子很可能指浙江金华17岁的高二学生徐力,其母对其何等“严格”?每次考试必须在前10名,否则,不许踢球,不许看电视,甚至吃饭也要教训不断。正是这种缺乏沟通与激励的高压教育,扭曲了一个青春期少年的心灵,使其变成了疯狂的凶手。类似的悲剧何其多啊!固然,徐力的案例是极端的,但这个极端是冰山一角。也就是说,这个典型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几乎与徐力的母亲一样,在背后那只无形的手推动之下,许多父母和老师把无奈的孩子逼成考试机器,哪里还有什么欢乐的童年?不仅仅如此。调查中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老师能够常常鼓舞学生。中小学老师谈起今日的学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评价是否定性的,甚至认为他们乏善可陈。这怎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谈得上“当今学生不缺沟通不乏激励”呢?其实,沟通也罢,激励也罢,管教也罢,都是必要的教育手段,是彼此兼容而并非完全对立的。关键在于师生之间或亲子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稍具常识,我们便会感受到,当一个您所亲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扬您时您会欣喜不已,他批判您时您会格外愧疚。一个学生会因为喜爱某个老师而喜爱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爱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师生之间或亲子之间保持亲热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关系是什么?根据权威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就师生关系而言,彼此的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而绝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关系当然,老师有教育学生的责任,但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这真爱就是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负责。没有真爱就没有教育。我信任,青岛那位中学老师提倡的“严格的管教”,一定是包含了诚挚的爱心在内。我仍想指出的是,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爱的能力。我曾发表一个观点:“没有惩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就是强调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以养成可贵的责任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但是,惩处既然是一种教育,这惩处的核心是真爱,惩处的方法是唤醒,惩处的目标是自尊自信自强。显然,这是一种良好的关系。身处这样的关系之中,哪个学生会是融化不了的冰?生活是复杂的。一个老师完全可能碰上“刀枪不入”的学生,这是否意味着毫无办法了呢?非也。“刀枪不入”不过是锈生得太久太厚了,需要更加耐心地磨擦,而这正是教育。去巴黎的时候,我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会。我惊讶地发现,整个建筑像一个舒展的巨型汉字———“人”我突然悟明白了,整个现代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我想,师生之间或亲子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也许,只有牢牢确立这样的关系,才能谈得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