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VIP免费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_第1页
1/3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_第2页
2/3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_第3页
3/3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园林绿化摘要园林景观不但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更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心情的愉悦。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高度的统一。造景中植物的种植设计与配置,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强调其生态性。该文主要论述了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的原则,以及配置的方法和种类等。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绿化;生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美的园林设计和自然景观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给人带来新鲜的空气、愉悦的情绪和健康的身心。而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该文探讨了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以供园林工作者参考。1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1.1调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体现调和的原则,找出其近似性和一致性,这样的配置会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相反,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1.2韵律体现造景韵律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杭州白堤,堤旁桃、柳间种,花开时节不同色彩极富韵律感。此外,“云栖竹径”两旁为参天的毛竹林,如果相隔50~100m配植1株枫香,则不会使游人感到单调。1.3统一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但也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以免变化太多,使整体杂乱无章,失去美感。体现植物景观统一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重复的方法,如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等方法构建行道树绿带,就是重复方法在现实中应用的实例。1.4均衡均衡配置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会使景观显得稳定。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会给人以轻盈的感觉[1]。2不同背景下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2.1皇家古典园林为了反应帝王的至高无上、兴旺不衰,常选择体形高大、四季长寿、苍劲延年的树种进行规则式配置,如侧柏、桧柏、油松、白皮松等。2.2古典私家园林由于古典私家园林是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利用不同植物特有的文化寓意丰富植物观赏内容,寄托园主思想情怀,如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认为是脱离庸俗而具有的理想象征;竹则被认为是刚直不阿、有气节的君子;梅则表示有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等,植物配置多以诗情画意相结合[2]。2.3纪念性园林此类园林庭院与建筑多是以祭祀为目的的寺庙或是为纪念革命先烈而修建,多具有庄严、稳重的特点,植物配置常用松、柏来象征对祖先的崇敬或对革命先烈高风亮节的品格和永垂不朽的精神的怀念和敬仰,配植方式一般采用对称等规则式。3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的生态原则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人们意识到植物不仅具有基本的美化和观赏功能,而且有其生态价值,人们迫切需要城市园林再现自然,植物配置更要顺乎自然。因此,现代园林设计在植物选择上,应在植物功能上加以拓宽,生态、防护、生产功能的增加,对植物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不再拘泥于少数具有观赏寓意,诗情画意的植物,开始注重植物配置的生物多样性原则和乡土性原则[3]。3.1根据自然地形特点,合理划分植物空间空间划分要依据地形、水面、空间等合理进行。在大、中型园林里,要大、小空间合理配置,使植物空间的立体轮廓高低起伏、平直有序。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园林中,更要注意立体轮廓线的重复,但要有韵律。3.2植物配置既要有多样性,又要有统一性我国地域广大,地理情况差异显著,植物种类繁多。因此,要充分利用植物资源,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查研究,开展引种驯化,应做到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些花草,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既满足生态效益的要求,又能达到观赏的景观效果。因此,因地制宜地扩大和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提高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是大有可为的。3.3植物配置应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现代大型园林,必须注意乔木、灌木成片成丛的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