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2)VIP免费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2)_第1页
1/3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2)_第2页
2/3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2)_第3页
3/3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三番五次、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1、板书“青山”,“青山”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板书“不老”,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再次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认真快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划出你认为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2)读了课文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哪些问题1、反馈交流。(1)交流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2)交流你对“青山不老”的新认识。三、利用“阅读提示”再读课文,感受老人伟大奇迹。1、先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2、可以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3)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指导朗读:是啊,有了老人才有树,有了树,才包住了这片青山。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小结:保住了这片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4、那么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1)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学习第二自然段)①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②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③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2)体验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学习第三自然段)我们一起读读,体会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课文还有哪里还提到老人的年纪大?学习后面文中的一句话: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了读一读。(3)小结:同学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板书“了不起的奇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