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XX年来最长全国两会李静涛宪法修正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领导人换届选举……早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开始前,这些话题就已经被人们期待、谈论了很久。在3月上旬到中旬的10多天中,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議的召开,这些国之大事相继有了圆满的结果。《环球人物》记者往来于人民大会堂以及各代表团驻地,亲历了这场25年来会期最长的全国两会,也见证了许多历史性的时刻。“我能感觉到,中国人很支持这件事”3月5日上午9点,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的时间,按照惯例,记者可以提前一个半小时安检入场。然而,当《环球人物》记者上午7点到达人民大会堂东门时,等待安检的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队。有些记者为了抢占理想的机位,天没亮就赶来了。记者亲历过各种重大会议活动,能引发全球的同行们这样高热情的也属少见。会议开始前1小时,记者领取了开幕会的相关材料,其中就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尽管宪法修正案要以大会最后审议通过并正式公布的文本为准,但材料一到手上,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就算不是为了工作,我个人也很关心宪法修正案,现在材料在手,肯定要先睹为快了。”一名记者边看材料边说。在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开幕会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对宪法修正案作了说明。如王晨所说:“宪法修改,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正因为事关重大,记者们都认真翻看王晨的说明稿,不时在材料上写写画画,做些记录,生怕错过任何细节。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图为习近平当选后进行宪法宣誓。第1页共7页随后几天,各代表团开始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其中,甘肃和青海代表团在3月7日向媒体开放了团组会议,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记者的关注,仅人民大会堂甘肃厅就挤进了70多家中外媒体。XX省人大代表、省律师协会会长尚伦生认为,这次宪法修改保持了宪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亮点很多,是中国宪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青海人大代表、XX市检察院公诉处处长沙沨则关注到,宪法序言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一字之差,从法律制度到依法治国,说明我们已经实现有法必依。‘治字将‘四个全面中的全面依法治国与根本大法紧紧相连。”开放日活动结束后,一名日本记者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今天来就是为了听宪法修正案这个话题,我能感觉到,中国人很支持这件事。”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投票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从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成立修宪小组,经过5个多月的准备,时间终于来到了投票表决的这一天。随着宣布表决开始,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动笔写票。下午3时51分,工作人员宣读了计票结果:赞成2958票,反对2票,弃权3票。当王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时,会场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在宪法修正案通过后,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说:“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首先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我们党首先要带好头,坚持依宪执政。要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材料早就已经被领光了”3月12日,习近平出席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他在讲话中谈到了退役军人的话题:“必须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第2页共7页第二天,习近平的这番话便有了落点。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委员王勇做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内容之一就是“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与宪法修正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