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界农药WoddPesticid∞、,01.30No.4Aug.2008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及植物上的作用特性及功能张一宾(上海市农药研究所,200032)中图分类号:’I.G45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485(2008)0tool4-06表面活性剂为农药助剂中的重要组成,它的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二极性基团。根据电子状态,亲水基又分为阴离子性、阳离子性、非离子性及二离子性4类。(图1)即为通常的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模式[1J。其如同一支“火柴棒”,圆状的“火柴头”部分为亲水基,棍状的“火柴梗”部分为亲油基。肥皂为最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在此,即以其为例,略作阐述。肥皂的结构中,它的“火柴梗”——即亲油部分为长烷链,“火柴头”的亲水部分为羧酸盐。在水.油混合液中加入肥皂可使水相与油相混合成均相。故而,表面活性剂又可为通过亲水、亲油的平衡,使溶液形成界面状态,并使性质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化学结构上的特点,具有吸附和结合2个基本性能,从而呈现了分散、乳化、可溶、起泡、润滑、湿润、洗涤、触媒等作用。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功能,使它们在各种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这些领域包括纤维加工、化妆品、医药品、橡胶、塑料、农药、化肥等。以下就表面活性剂(也包括某些助剂)在农药中的作用特性及它们在植物上的功能作一阐述。E匦【j⑨c⋯,1.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的作用特性在农药中,主要使用的为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农药用表面活性剂必须具备以下要求:(1)物化性质较稳定,不能对原药产生不良影响;(2)施用后可在环境中迅速分解;(3)对操作人员(施药者)及环境无不良影响,对作物较安全;(4)品质稳定;(5)价格相对便宜;(6)具有辅助作用。(表1)即为主要农药剂型中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和作用[2|。由表可见,在液态农药制剂中,表面活性剂主要起到湿润、渗透、溶解、乳化、悬浮等作用;而在固态制剂中,主要起到分散、喷洒时控制溶解及悬浮液的稳定化;以及在加工时利于挤出造粒。表1主要农药剂制中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和作用状态剂型名表嚣雾篚剂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液剂乳油乳化剂使喷洒液的乳液稳定化液剂润湿剂提商喷洒液的湿润、渗透性油剂溶解剂提高喷洒液的溶解、渗透性微乳剂溶剂使喷洒液的透明乳液稳定化乳液乳化剂使喷洒液的乳液稳定化悬乳剂分散、乳化剂使喷酒液悬浮稳定化固体粉刺流动性改良性’加工时改善分散性制剂绝缘剂提高喷施时的分敬性颗粒剂成粒促进剂。挤压造粒J.程的简易化崩析、展开,溶解喷施后控制溶出控制剂可湿性粉荆湿润、分散剂水分散粒剂湿润、分散剂提高水稀释时的可湿性喷洒液悬浮稳定化提高水稀释时的可湿性喷洒液悬浮稳定化图l表面活性剂的模式图及分类*生产工艺万方数据第4期张一宾: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及植物上的作用特性及功能·15·由表面活性剂所引发的作用将展着剂和农药制剂用助剂配制的表面活性剂喷施于作物和杂草上时,表面活性剂会产生以下的直接作用:(1)植物毒性(影响光合成和细胞分裂);(2)产生细微的结构变化;(3)增强对角质层膜的渗透作用。其中第(3)点有利于增效,故仅就第(1)和第(2)点予以介绍。早在1964年,Furnlidge【3J对于会引起植物毒害的代表性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化学结构及物化性质之间的关系(J.S.A斯.Ch咖.15,542—550)。以后,bwnds和Buk洲(1988年)【4J等探讨了它们对豇豆成叶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液滴直滴的表皮,会使叶片退色受损。同时,在叶片的栅状组织和海绵组织上也发现了同样变化。此种植物毒性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投入量及温度有关,但当湿度上升时则减轻,且此种药害现象无回复性。1987年,No朗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代表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on.100对植物外生蜡的影响及其变化。他们观察到对芥菜和恭菜(糖萝卜)有着不同的反应:对于表皮无蜡状结晶物的芥菜,表面活性剂处理后24h内叶片就会出现环状坏死现象;而对于表皮具有蜡状物的恭菜,则在蜡状细微结构的细丝上出现急剧恶化。1991年,No龋进行了同样试验,发现芥菜上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小麦上仅稍有变化。由此认为,蜡状物变化程度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有关。这些研究有助于解释表面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