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病原微生物总复习资料VIP免费

病原微生物总复习资料_第1页
1/30
病原微生物总复习资料_第2页
2/30
病原微生物总复习资料_第3页
3/30
寄生虫总论一、寄生虫:在寄生关系中,寄生于其他动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取营养并给寄生的生物带来损害的生物二、共生三种类型:1、共栖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方受益,一方既不收益也不受害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均获益3、寄生一方受益,一方受害三、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的条件生活史类型:1、直接型(有性生殖)2、间接型(无性生殖)3、世代交替(既有无性又有有性生殖)四、宿主类别:1、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2、中间宿主:指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则依顺序称第一、二中间宿主。3、保虫宿主(储存宿主):有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传给人4、转续宿主:含有滞育状态幼虫的非正常宿主五、寄生虫对诉诸的作用:1、夺取食物2、机械性损伤3、毒性作用与免疫损伤六、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决定了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存亡及演变1、宿主的先天性免疫系统构成了天然屏障2、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宿主抵抗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机制七、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类型1、免疫应答:是指宿主对特异的寄生虫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包括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大致分为两类(1)消除性免疫: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既能消除体内的寄生虫,又能对在感染具有完全的、稳定的抵抗力(2)非消除性免疫:是寄生虫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免疫应答,但不能完全清除体内寄生虫,如果用药物将体内的寄生虫清除后,宿主获得的免疫力也随之消失①带虫免疫这种免疫取决于寄生虫的存在②伴随免疫对成虫无害,与感染免疫并存八、超敏反应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九、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包括感染有寄生虫的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家畜、家养动物或野生动物)类型:人或动物或人和动物2、传播途径:(1)净水传播(2)经食物传播(3)经土壤传播(4)经空气传播(5)经节肢动物传播(6)经人体直接传播十、影响寄生虫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能传播病原体的这些带虫者。寄生虫各论似蚓蛔线虫又称蛔虫人体最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引起的病称为蛔虫病。一形态成虫,长圆柱形,似蚯蚓,活体时呈淡红色或微黄色,固定后乳白色。雌虫大雄虫小,雌虫尾端钝圆,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有时可见两根伸出的交合刺。虫卵,宽椭圆形,棕黄色,表面常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卵壳厚,无色透明,壳内有一大而圆的卵细胞。未受精蛔虫卵,长椭圆形,棕黄色,蛋白质膜与卵壳均较薄,卵内充满卵黄颗粒。二生活史1.人是唯一终宿主2.成虫寄生部位小肠3.感染期感染性虫卵4.感染途径经口5.成虫寿命一年左右6.在肠腔内孵出的幼虫必须经组织移行后才能发育为成虫,其移行途径为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入血-右心-肺、肺泡-支气管-咽喉部-胃-小肠。7.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进行四次蜕皮,第一次(卵内)、第二次和第三次(肺泡内)、第四次(小肠内)。三致病性幼虫致病,移行致肝、肺时,机械性损伤组织。成虫致病,(1)引起营养不良损伤肠粘膜,蛔虫寄生于空肠掠夺营养。患者常表现为腹部不适、阵发性脐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2)引起超敏反应,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结膜炎。(3)引起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肠穿孔蛔虫性肠梗阻四诊断直接涂片法五治疗阿苯咪唑、甲苯咪唑、伊维素蠕形住肠线虫简称蛲虫,引起蛲虫病,多感染儿童一形态成虫,细小,乳白色,线头状♀大,8-13mm,尾直而尖细,生殖系统双管型♂小,2-5mm,尾卷曲,有交合刺一根,生殖系统单管型虫卵,一则较平,一则稍凸,柿核形;无色透明;壳厚,分脂层(内)→壳质层(中)→蛋白质膜(外)内含一幼虫。二生活史1.寄生部位:主要为回盲部2.感染阶段:含蚴卵。3.感染途径:经口。4.成虫寿命(♀):1月。5.产卵量:5000~17000个/♀.d6.肛周排卵现象:7.食性:肠腔内容物、组织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病原微生物总复习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