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相对论》习题解答20.1填空(1)长度收缩公式22/1'cvLL−=成立的条件是。解:'L必须是固有长度(本征长度)。(2)时钟变慢公式22/1'cvtt−∆=∆成立的条件是。解:'t∆必须是固有(本征)时间。(3)实验测得某粒子静止时的平均寿命是τ,它以很低的速度v运动时的平均飞行距离为τv。但若v接近光速,实验测得,绝大多数粒子的飞行距离远大于τv,这个实验结果说明。解:说明了高速运动中的时间膨胀效应。(4)对某观察者来说,发生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的两个事件,对其他一切观察者来说,它们是发生的(回答“同时”或“不同时”)。有两事件,在S惯性系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的地点,它们在其它惯性系S′中发生(回答“同时”,“不一定同时”或“不同时”)。解:由同时性的相对性应该回答“不一定同时”。(5)从S′系的坐标原点O′沿X′正向发射一光波,已知S′系相对于S系以0.8c沿X负方向运动,则S系中测得此光波的速度为。解:光速不变,仍然是c。(6)在速度v=情况下粒子的动量等于非相对论动量的两倍。解:当粒子以速度v运动时,相对论动量为:vmmv0γ=,若等于非相对论动量的两倍,则有:vmvm002=γ,即2=γ,所以cv866.0=。(7)在速度v=情况下粒子的动能等于它的静能。解:在动能等于静能的情况下,有202022cmcmEmck=+=所以,2=γ,故有,cv866.0=。20.2选择正确答案[](1)迈克尔逊–莫雷在1887年做的实验是最著名的,这个实验:(A)证明了以太不存在;(B)观察不到地球相对于以太运动;(C)表明了以太过于稀薄,以致观察不出来;(D)证明了狭义相对论是正确的。(2)根据相对论力学,动能0.25MeV的电子(电子静能为0.51MeV),其运动速度约等于(A)0.1c;(B)0.5c;(C)0.75c;(D)0.85c。(3)一电子的运动速度cv99.0=,它的动能是(A)3.5MeV;(B)4.0MeV;(C)3.1MeV;(D)2.5MeV。解:略。20.3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画“√”,错误的画“×”。(1)若子弹飞出枪口的事件为A,子弹打中靶为事件为B,则在任何运动着的参照系中测量a、子弹飞行的距离都小于地面观察者测出的距离,[]b、事件A总是早于事件B。[](2)2mcE=这个公式说明物体的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3)某一星作远离地球的相对运动,其光谱线比它相对地球静止时的光谱线要向紫端移动。[]解:略。20.4观察者甲和乙分别静止在两个惯性系S和S’′中,甲测得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4s,而乙测得这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中为5s。求:(1)S’′相对于S的运动速度;(2)乙测得这两个事件发生地之间的距离。解:(1)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是本征时间,等于4s,而膨胀后时间是5s。由时间膨胀公式可得25.1=γ,v=0.6c。(2)乙测得两事件发生地的距离为:81095×==vl20.5在S惯性系中观测到相距m1098×=∆x的两地点相隔s5=∆t发生两事件,而在相对于S系沿x方向以匀速运动的S’′系中发现该两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试求S’′系中该两事件的时间间隔。解:在S’′系中看是发生在同一地点的两事件,其时间间隔是本征时间,所以,γ/'tt∆=∆而25.1,6.0==∆∆=γctxv,所以:st4'=∆。20.6火箭相对地面以cv6.0=匀速向上飞离地球。在火箭上记录发射s10=′∆t后,该火箭向地面发射一导弹,其速度相对于地面为cv3.01=,问地上记录火箭发射后多长时间导弹到达地球?解:火箭上记录的10s时间在地面上看,为s5.1210=γ,火箭飞行的高度为sc5.126.0×,再以0.3c的速度落向地面(忽略重力),需要的时间为scsc253.05.126.0=×,所以总时间为37.5s。20.7π介子静止时的半衰期为s1077.18−×=T,当它们以速度cv99.0=从加速器中射出时,问经过多远的距离其强度减少一半?解:当π介子运动时,其半衰期变为2899.0111077.1−×=−Tγ,在半衰期内飞行距离为mc3999.099.0111077.128=×−×−,此时强度减少一半。20.8π介子的平均寿命是s106.28−×。如果这种粒子具有速度0.8c,那么,在实验室测量的平均寿命为多少?衰变前飞行多远?解:s106.28−×可以看成是本征时间,在实验室中的平均寿命是膨胀后的时间,所以由时间膨胀公式,s106.2610'8−××=∆=∆ttγ飞行距离为:mtvl4.100.8c106.26108=×××=∆=−。20.9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