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旦箜鲞箜塑[文章编号]1000—2200(2010)11一l091—03单侧唇裂鼻畸形I期矫正临床分析孙庆章,李光早,熊竹友,刘建明l091·临床医学-『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期期修复唇裂,同期矫正鼻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Millard术式,同时经唇裂手术切口人路恢复大翼软骨、鼻肌的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剪断口轮匝肌和鼻前棘的异值附着点纠正鼻小柱的偏斜,将患侧鼻樊软骨提到与健侧同一高度,并行贯穿褥式缝合同定。结果:共治疗26例患儿,随访6~2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在唇裂修复同期进行鼻畸形的矫,可获得即刻的于术效果和较为满意的远期疗效,该方法能消除严重的唇裂异畸形,并叮能降低阿次手术及手术难度。对于单侧唇裂鼻畸形患者而言,是值得}伟荐的手术方法。『关键词]唇裂/外科手术;鼻樊软骨;鼻畸形『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82.21[文献标识码]A白2000年同际慈善机构“微笑列车”委托我院收治皖北地区唇腭裂患者(以婴幼儿为主)以来,我科在唇腭裂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过去我们对单侧唇裂的手术治疗以采用Millai‘d术式,或改良Millard术式,或角瓣法等居多,虽然唇部外形得到良好纠正,但往往忽略鼻畸形的矫正,大多需行二期唇裂继发畸形矫正术。2007年5月至2009年1月,我们埘26例单侧唇裂患儿行唇裂修补的同时进行鼻畸形矫正术,疗效满意,现作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个月至7岁。均为单侧唇裂,左侧19例,右侧7例;其巾[收稿日期]2009—11—13[慕金项¨]安徽省临床医学霞点学科应用技术计划项目(05A030)[作者单位11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安徽蚌埠233004;2.河南省南阳医学々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河南J牛『.jf】473000【作者简介]孙庆章(1970一),男,硕{‘研究生,主治医师[通讯作者]李比,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不完全性唇裂8例,完全性唇裂12例,完全性唇裂并腭裂6例。术前均末进行上颌骨正畸治疗和唇粘连术。1.2手术方法氯胺酮肌肉注射加1%利多卡因眶下神经阻滞复合麻醉采用改良Millard法定点、设计手术切口线,用关蓝标记。11号尖刀垂直切开后剥离A、B、C瓣,切断口轮匝肌的异位附着点,包括健侧口轮匝肌与鼻前棘的异常附着及裂侧口轮匝肌与上颌骨的异常附着,并将两端口轮匝肌与周同皮肤黏膜锐性分离,行端一端间断褥式缝合。经现有切口(避免另作切口)分别由鼻小柱及鼻翼基部刚眼科小剪刀锐性分离患侧大翼软骨与鼻翼及鼻尖处皮肤粘连(不作黏膜侧分离),或剪断大翼软骨外侧脚与上颌骨问的纤维粘连,游离患侧大翼软骨;紧贴上颌骨骨膜表面剪断患侧鼻翼同上颌骨问异常纤维粘连,同时剪断患侧鼻翼角在梨状孑L边缘处和下鼻甲下方的纤维组织联系,以期患侧鼻翼脚与上颌骨、唇部间粘连得到彻底松解,能使患侧鼻翼和健侧处于同一水平线。将游离后的大翼软骨内侧角上提,保持患侧大翼软骨穹窿部与健侧穹窿部处在相湘咄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耋=兰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092同高度,用贯穿缝合法固定。经上述处理后即行患侧鼻底重建,将健侧形成的“c”形瓣旋转于患侧鼻底以增加患侧白唇组织量,同时增加患侧唇高使左右侧唇高等高和两侧鼻翼外角处于同一平面,两侧鼻孑L大小相当。术后用一小段无菌老式导尿管(卷实无菌凡士林纱布适量)支撑塑形,支撑物直径略大于患侧鼻孑L,并坚持有效支撑3个月以上。2结果26例患儿中20例疗效满意。患侧鼻翼塌陷、鼻孑L扁平以及鼻小柱歪斜得到明显纠正,术后随访6~26个月,外形保持良好(见图1、2)。合并腭裂的6例患儿,因上颌骨裂隙较大,疗效稍差。图1术前III度唇裂合并鼻畸形图2矫正后外形(术后7天)3讨论3.1分度国内常用的分类方法将单侧唇裂分为:I度,仅限于红唇部;Ⅱ度,上唇部分裂开,鼻底尚完整;Ⅲ度,整个上唇至鼻底完全裂开¨。根据石冰分度法将唇裂合并鼻畸形分为3度。轻度:鼻孔底略宽,鼻穹隆正常;巾度:鼻孔底较宽,鼻穹隆塌陷或出现皱褶;重度:鼻孔底宽大,鼻穹隆重度下降,并出现2个皱褶。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