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道教与中国古代的寄生虫学VIP免费

道教与中国古代的寄生虫学_第1页
1/8
道教与中国古代的寄生虫学_第2页
2/8
道教与中国古代的寄生虫学_第3页
3/8
�2010年第4期No.4�2010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总第169期SumNo.169收稿日期:2010�02�20作者简介:姜生(1964�),男,河北昌黎人。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教授。宗教文化研究道教与中国古代的寄生虫学姜�生(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摘�要:基于!三尸∀信仰的道教修仙逻辑驱使古代道士在与驱除!尸虫∀相关的生命炼养探索中,发展出一套相当完整的人体寄生生物学,且达到!微虫说∀之深度。以#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为代表的道教寄生虫学著作,体现了唐末五代以前中国在寄生生物学、病原学和微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最高科学成就。关键词:道教;中国古代;寄生虫学中图分类号:B9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766(2010)04�0057�08��历史上,道教的修道成仙信仰,试图使人类躯体转化成为不朽之生命。以此为核心,遂有诸多出乎今人意料之科学技术和医药学成就,在道教中诞生或获得新的发展。道教的人体寄生虫学,就是这样一种引人入胜的成就。关于中国古代的人类寄生虫学,涉及与道教相关内容的研究,中外学者有R.Hoeppli和I-HungCh%iang(强一宏)[1]、陈光裕、查传龙[2]、祝亚平[3]、翁屹、付雷[4]等先后曾进行探讨。历代道书之论诸!虫∀者,可谓多矣,相对于古代道门之突出成就而言,学界对其史迹之实质性研究,则进展相当迟缓。本文拟以#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为中心,探讨寄生虫学在道教中获得发展的思想根源,并对道经所述诸虫进行现代对应性分析,以揭示其对中国古代人体寄生虫学之贡献。一、寄生虫学在道教中获得发展之宗教根源中国古代的寄生虫学虽然不是产生于道教,却发达于道教。根源就是为道教神仙理想所支配的信仰,其修炼过程中以驱除人身中!三尸九虫∀为前提的成仙模式,使驱虫自然而然地成为修炼的必经阶段。道教对人体寄生虫的认识,是从最初原始道教的三尸信仰出发,中经种种去!三尸∀的努力,各种药物的尝试,而产生了排出肠道寄生虫的现象,因而坚定了进一步驱除三尸的信心,后来遂逐步发展、观察出更多的寄生虫,进入探讨具体寄生虫的阶段。#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根据这种宇宙演化模式,#文子∃进一步提出:!重浊为地,精微为天,&&精气为人,粗气为虫。∀[5]此说又见于公元前2世纪道家文献#淮南子∋精神训∃。这种解释遂成为中国古代天地生成理论之核心,也成为分析思考人体现象的思维方式。正是从这种思维方式中,道教引出自己独特的寄生虫学说。而道士对体内寄生虫的具体认识和控制,则是修仙活动的产物。早期道教的三尸说对人体组成部分的等级化,是修仙的超越思维使然。它把人的欲望分解为三类,以人体上中下三部分来表示这些欲望,作为某种!虫∀寄生于人体、与人共存的思想基础,而以去三尸为修仙初阶,而从对三尸的讨论中逐渐指向了体内具体的寄生虫。道教三尸的观念,大致本于秦汉以来三虫的说法。#论衡∋商虫∃云:!人腹中有三虫,&&三虫食肠。∀#神农本草经∃亦多次提到具有!杀三虫∀疗效的药物。但这些!三虫∀似具指人体内寄生虫而言。如肠道中有!三虫∀的知识及其与神仙信仰的关系,见诸于#后汉书∋方术列传∃所述壶公对费长房的传奇性!试验∀:!复使57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69期食粪,粪中有三虫,臭秽特甚,长房意恶之,翁曰:子几得道,恨于此不成,如何!∀[6]纬书所存早期!仙经∀#河图纪命符∃首次将其神化为!三尸∀:!人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实魂魄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飨食人祭醊,每到六甲穷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罪过;过大者夺人纪,小者夺人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尸,恬淡无欲,神静性明,积众善,乃服药有益,乃成仙。∀[7]于是去三尸遂为成仙大要,或守庚申,或服药物,或用斋醮,或施咒符,但往往与寄生虫的治疗相混而论。如除治三尸虫、谷虫(指通常所谓蛔虫)之法,#真诰∃中就保存有数种(。唐代道书#金碧五相类参同契∃多处论及!三尸∀与!三虫∀,如!大药结就,五谷自除,三尸自亡,人乃长生延年百万劫,为天仙,永不堕于凡世间也∀。又!三虫死,身作地行之仙,顶中鹤舞,足下生云,号曰真人,三阳真神助也∀。卷下!除三虫章∀:!三虫后来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道教与中国古代的寄生虫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