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11月第30卷ChineseCirculationJournal,November,2015,Vol.30Supplment《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曾定尹作者单位:110001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作者简介:曾定尹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Email:zenghetao@hotmail.com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3614(2015)增刊-0082-03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5.增刊.020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共同生理病理基础,并广泛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其临床表现复杂,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是心血管病防治中的重要问题。2015年由向定成、曾定尹、霍勇教授代表专家组制定的《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1]是我国专家首次对冠脉痉挛诊治提出系统规范化的建议,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实践参考,并为广泛开展该领域里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现从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CASS)的新概念、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四个方面对该共识进行了诠释。1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新概念1.1冠状动脉痉挛的研究历程与认识早在十八世纪中叶,病理学家便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尸检中发现,50%~70%的AMI猝死的患者冠状动脉固定狭窄<50%。1845年,Latham提出冠状动脉痉挛(CAS)可导致心绞痛。1910年,Osler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任何用力可引起心肌缺血和痉挛。1927年,Gallavardin首先提出CAS可导致冠状动脉闭塞。1959年,Prinzmetal首次报道了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ST段抬高,提出是由CAS所致。20世纪末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现冠脉痉挛也可以发生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新概念CASS发病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和多样,“共识”提出了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新概念。冠状动脉痉挛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因发生痉挛的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有无侧支循环等差异而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包括CAS引起的典型变异型心绞痛、非典型CAS性心绞痛、AMI、猝死、各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等,统称为CASS。2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流行病学目前缺乏总体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现有资料均来自临床因胸痛怀疑CASS的高危人群。日本研究的CASS发生率为43%,韩国研究的CASS发生率为48%,我国一项研究发现CASS发生率高达75%,提示我国可能是CASS高发人群,但不同研究的发生率差异较大,其原因可能主要与入选人群的基本特征略有差异相关。3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临床类型和检测方法3.1常见临床类型典型CAS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病理基础是CAS导致冠脉完全或近乎完全闭塞,心绞痛发作具有显著的时间规律性,多在后半夜至上午时段发作,但也可发生于其他时间。患者运动耐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清晨轻微劳力即可诱发,但午后即使剧烈的体力活动也不会诱发。发作时心电图呈一过性ST段抬高,T波高耸,或T波假性正常化。冠状动脉造影多可见动脉硬化斑块,激发试验多诱发出局限性或节段性痉挛。非典型CAS性心绞痛: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不完全闭塞、或弥漫性痉挛、或完全闭塞但有侧支循环形成,产生非透壁性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在静息状态、尤其是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容易发作的轻度胸闷,伴有心电图ST段下移和(或)T波倒置,多数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容易被呼吸新鲜空气、轻度体力活动等兴奋交感神经的动作减轻。冠状动脉造影常无显著狭窄,乙酰胆碱激发试验可guide.medlive.cn83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11月第30卷ChineseCirculationJournal,November,2015,Vol.30Supplment诱发弥漫性CAS,少数为局限性痉挛。CAS诱发AMI:完全闭塞性痉挛持续不能缓解即导致AMI,多数在夜间或静息状态下发作,部分年轻患者常有精神创伤、过度劳累、大量主动或被动吸烟、吸毒或大量饮酒等病史,临床表现类似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症状缓解后或在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后,造影显示无显著狭窄,若痉挛持续时间长可继发血栓形成,但抽吸血栓后多无显著残余狭窄。CAS诱发心律失常:严重而持久的CAS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左冠状动脉痉挛多表现为室性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