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流程标本采集流程1、确认病人信息在样本采集以前必须确认病人信息与申请单是否一致,嘱咐病人做好样本采集以前的准本工作,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2、容器选择按照规定选用合适的容器。采集抗凝血时,应选择合适的抗凝剂,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必须准确,抽血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5~6次,避免血液凝固。需要添加防腐剂时,正确使用防腐剂的种类与数量。3、容器标识容器上需清楚标识与申请单一致的病人姓名与编号,做到双标识。4、特殊采样要求样本采集前须留意部分项目有特殊采样要求,如使用专用抗凝管、特殊时段采集等。5、采集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采集。如用注射器抽血需轻缓注入试管,避免溶血。6、复核标本采集后应再次核对检验申请单信息、病人信息和容器标识三者是否一致,并标注采集时间。临检标本采集1、血常规标本1)抗凝管:EDTA-K2-K2抗凝管(1:9),检查试管底部是否有抗凝剂。2)采血量:1ml,立即颠倒混匀不少于5次,避免剧烈振荡,以免产生气泡。3)若要进行比较性测定,应尽量在同一时间采血,不同时间的细胞数可能有较大的变化2、血沉标本1)抗凝管:枸橼酸钠管抗凝管(1:4),检查试管底部是否有抗凝剂2)尽量空腹采血,采血要顺利。3)血沉管中加血至2ml刻度处,务必要准确,颠倒充分混匀5、6次。及时送检。3、出凝血标本1)抗凝管:枸橼酸钠管抗凝管(1:9),检查试管底部是否有抗凝剂2)尽量空腹采血,采血要顺利。3)血沉管中加血至2ml刻度处,务必要准确,颠倒充分混匀5、6次。及时送检。4、其他常规血液项目标本1)血中微丝蚴:在夜间10时至凌晨2时之间,取末梢血2~3滴于干净玻片上,制成厚涂片,立即送检。2)红斑狼疮细胞(LE):不加抗凝剂和促凝剂,抽干燥管抽血5ml,30min内送检。3)疟原虫:最好在全身开始寒战初期,将血滴涂成薄涂片,立即送检。5、尿液标本1)晨尿:早晨起床后采集第1次排尿,用于常规检验。2)随时尿:随时采集尿液标本,多为门诊病人的留尿方法。3)空腹尿:进餐后4h左右排尿,收集下一次的尿液,用于了解葡萄糖代谢情况。4)计时尿:于计时开始时排空尿液,然后于规定时间内排尿,用于肾功能和有形成成分排出率的评估及计算淀粉酶或肌酐的排出率。5)24h尿:多用于化学组分的测定,亦用于泌尿道抗酸杆菌的检查。6)尿三杯试验尿标本:连续排尿,中间不间断,取前、中、后三杯,各杯不少于10ml。6、粪便标本原则上采集粪便中粘液及脓血部分,及时送检。1)原虫、阿米巴检查时,保持一定温度,立即送检。2)虫体或绦虫头节检查时,应送检全部粪便。3)蛲虫检查时,于晨起排便前用棉拭擦肛门周围后送检。7、其他标本1)脑脊液、浆膜腔液、关节液:由临床医师无菌穿刺采样,盛于专用容器,及时检验。2)骨髓:由临床医师穿刺,并涂制合适涂片后送检。3)胃及十二指肠液:一般均在门诊室或病房采集后送检,收样时应核对标本。4)阴道分泌物:由妇产科医师采样后送检,如成批送检,应在37℃温育数分钟后检查。5)精液:在3~5天内勿排精,手淫排精于专用容器,30min内保温送达检验科。6)前列腺液:由医师作前列腺按摩术取样,收到标本后应立即检查。细菌标本采集1、血液标本1)采血时机:寒战高热期,抗菌治疗前。2)采血的次数及间隔:常规为采集3套(需氧、厌氧各一瓶),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可间隔60min。3)采血部位:三次采集不同部位。4)采血量:成人一般为10ml/瓶,儿童为1~5ml(或总培养液量1%)。2、下呼吸道标本1)采集时间:一般以清晨为好。2)采集方法:用温水漱口后,从气管深处深咳出痰液,吐入无菌容器内送检。特殊情况下可行气管穿刺采集。3、尿液标本1)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用抗菌药物5天之后留取标本。2)尿液在膀胱内应停留6~8小时以上。3)采用清洁排尿法留取标本。以肥皂和清水洗净尿道口,弃去前段尿液,收集中段或近后段尿液,装于无菌容器内送检。4、粪便标本的采集1)发病早期,尽量在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2)尽量采集粪便中粘液或脓血部分作为标本,装入无菌容器内送检。5、脓汁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1)封闭性脓肿:消毒病灶局部皮肤或粘膜表面后,以无菌干燥注射器穿刺抽取标本,注入无菌试管中送检。2)开放性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