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VIP免费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1页
1/2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2页
2/2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2、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一、自学交流,整体感知1.本文作者是,朝人,字号,是唐宋“”之一。与父亲弟弟并称“”。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词派的代表。你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词?2.搜集本文的背景资料,写在下面课上交流3、听读课文,正字音,强节奏,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①教师范读②放声自读③检查生字④齐声读欣然()遂()寝()藻荇()()概括内容:二、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解释加点的词语(1)欣然起行()(2)遂至承天寺()(3)水中藻荇交横()(4)盖竹柏影也()(5)相与步与中庭()(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结合课文注解,翻译课文(1)相与步于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1.作者夜游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4.怎样理解文中的“闲”字?四、拓展延伸,小结反思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五、达标检测,巩固提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月色入户()(2)念无与乐者()(3)庭下如积水空明()(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默写填空文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用的修辞方法是,点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七、作业设计1.默写背诵这篇短文2.完成本课学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