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猜一猜:他是谁?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加强了同今台湾地区的联系,开始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跟随父亲孙坚、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后执掌江东,孙刘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偷袭荆州大大增加吴国的实力。222年称王,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字仲谋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年名将。初为猛将,以胆气称,后接任鲁肃之职,镇守陆口,乘名将关羽北伐曹魏、荆州空虚之时,偷袭荆州成功,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非复吴下阿蒙”等。1、走近作者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史学家。历时十九年完成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一、交流感知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蒙母,结友而别。2、读文(齐读范读)3、给下列字词注音:邪涉猎孰更遂yéshèlièshúgēngsuì1、师友互助,疏通文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对……说现在掌管大事用事务难道想成为通“耶”只应当历史罢了说与……相比怎样认为二、研读共品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开始和讨论议事非常惊奇现在就为什么主谓间迟于是拜见表顺接到了……的时候不再是关键词语当涂:当道,当权岂:难道邪:通“耶”,表反问语气“吗”但:只见:了解,知道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谋略成语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比喻才识尚浅,现在多用于指他人有转变。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成语学习与运用:“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王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两门外语,可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蒙辞以军中多务。(注意语序)(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注意“邪”,表反问,相当于“吗”)(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注意“乎”,表感叹)(1)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推托。(4)长兄认清这件事太晚了啊!(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通假字古代称呼表示的含义卿孤博士阿大兄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古代王侯的自称。古代专管经济传授的学官。表示亲昵的意思。长兄。邪通耶语气词。涂通途,道的意思。2、积累文言知识古今异义1、博士2、往事古意:历史。今意:过去的事情。古意: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意:学位的最高一种。一词多义当以见当涂掌事但当涉猎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