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草原》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2、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唱准3、5、6三音的音高。并在听、唱、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教学难点:唱准3、5、6三音的音高。四、教学过程:(一)律动导入:让学生跟着《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做蒙古族骑马的律动,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二)看一看、想一想:1、师播放课件,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导入教学。(背景音乐《草原上》)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生讨论)2、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的北方,过着自由、幸福的游牧生活。(意图:教师首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富于蒙古族民族特色的环境氛围。播放草原美景的配乐课件,欣赏蒙古族的舞蹈,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蒙古大草原蓝天碧草、牛羊成群的意境中。)(三)说一说、动一动、比一比。1、观看课件,体验民俗。(背景音乐:《草原上》)2、师: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教学,让学生了解蒙古族风情,如:吃的、住的、用的、喜爱的活动等,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参加他们的那达慕大会呢?3、动作创编与声音创编同时进行。师:请同学们表演摔跤、射箭、骑马,并为动作配音。(生分组进行即兴模仿和表演。)师:请一组同学为参加比赛的蒙古族勇士送点喝的。(启发学生说出马奶。)师:请这组同学开始挤马奶。4、为动作搭配相应的节奏。师: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挤奶摔跤射箭骑马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刷刷刷刷嘿———嗖嗖嗖—5、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马奶)。师选择不同的画面,全体学生作出响应的声势表演。(表演时,用《草原上》旋律伴奏,让学生和着音乐节拍作出表演的同时,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形象。)6、游戏:小羊找妈妈(感受3、5、6三音的音高)师:你们看,草原上有三只小羊和羊妈妈失散了,三只羊妈妈的名字分别是(mi3、suo5、la6)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唱唱羊妈妈的名字,希望能帮可怜的小羊找到妈妈。(生模唱3、5、6、三音,感受音高)师:(在学生的反复模唱后,三个头上戴着3、5、6三音的小朋友扮演羊妈妈出现了)孩子们,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我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师:可是,如果羊妈妈所站的位置有了变化,我们能唱出它的名字吗?我们一起试一试。(听一听,唱一唱。365635536653)(1)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56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2)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3)教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好的予以表扬。(4)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意图: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音乐创作,把动作的创编、象声词的创编与节奏融为一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四、唱一唱。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蒙古族的小朋友从小就学会唱歌、跳舞,如果不会唱歌、跳舞,那将回让人认为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我们刚才已经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风俗习惯了,那么我们要学会什么才能象个体面的蒙古族小朋友?对了,唱歌之前我们先做“马儿跑”的音阶练习。师:骑着马儿上山坡生:1234555骑着马儿下山坡5432111骑着马儿走一走5656骑着马儿跑一跑335566553骑着马儿跳一跳6353马儿马儿快停下17654321师:(播放《草原上》)小朋友们,蒙古族人民的盛会热闹又动人,他们勤劳又勇敢。你们喜欢他们吗?让我们献上一首歌,表示对他们的祝福。1、出示课题,生边听边创编《草原上》的舞蹈,体验歌曲情绪。2、找节奏。认真看一看曲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