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内容苏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21课“护佑生命安康”第二课时“关爱你我生命健康”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深化保护自己生命健康以及关爱他人生命健康的意识。2.知识与能力:掌握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学会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三、教学重点: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四、教学难点:当危险发生时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播放背景音乐《祝你平安》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知道了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明白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同学们想知道怎样去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学习这些知识。【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导学菜单)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既要学会,也要关爱。2、作为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3、为什么说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利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4、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健康的威胁是来自多方面的,既有,又有。教师:亲爱的同学们,请你根据上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在学习中一定要学会抓住关键词,掌握政治术语。相信你一定行!(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展示他们预习的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问。针对疑问在全班思考讨论予以解决。)过渡:看来同学们对本课的基础知识已经比较了解了,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的情景问题吧!教师:亲爱的同学们,请你积极参与讨论,合作共享。【情景】:川川是九年级(8)班的学生,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尽管学习很紧张,但他每天按时起床,准时休息。他喜欢打乒乓球,不爱吃零食,从不到校外不洁食品摊上吃小吃。在“非典”肆虐时,川川按老师、家长的要求,自觉戴口罩,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有的同学不太理解,嘲笑他,可他却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在保护自己。也正因为如此,川川的生活很有规律,学习轻松、有效。设疑导思1、你身边是否有川川这样的同学,谈谈他的特点好吗?2、从川川的做法中,你得到哪些启示?今后将怎样“保护自己”?学生分组交流回答教师总结:保护自己应成为每位同学的自觉行动并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过渡: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健康的威胁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那么当你遭遇危险情境、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你会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自己呢?【情景】当危险发生时,你采取的措施是:11、当你放学回家时,发现煤气泄漏,你会:2、当你放学回家的路上,被社会青年勒索时,你会:3、当室内发生火灾时,你会:(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并选派小组成员分角色表演。观看的学生对表演的学生进行点评)教师总结:生命只有一次,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安全自救,当遭遇危险情境、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过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要掌握一些保护自己生命健康的实用技巧学会自救,现在就请同学们尝试拨打119电话和使用干粉灭火器。(学生现场模拟)教师点拨:(1)学会拨打119电话讲清起火的具体地点;讲清报警所使用的电话号码;讲清是什么物品起火,火势如何;条件允许下,到主要路口接应消防车(2)学会使用干粉灭火器将安全栓拉开;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管口对准火点;用力压下把手,将干粉射向火焰基部。过渡:掌握技巧,才能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然而,生命也需要相互关爱,在享受生命健康的同时,我们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材料展示】材料一:“爱心车队”照亮学子回家路2009年,柘汪二中向全校教师发出了成立“爱心车队”的倡议,共有22名教师报名参加。当地派出所得知“爱心车队”的事情后,也派出民警加入了护送的车队。10年来,“爱心车队”按照不同路线,护送着放学回家的孩子,从不间断,最远的有40里路。材料二:众师生传递“爱心接力”“快来人呀!有人掉到河里啦!”去年9月的一天,东林子村二年级学生李子龙和伙伴们玩耍时不慎滑入河中,很快沉入水中。听到呼救的柘汪二中的学生刘航李明、刘歌毫不犹豫地跳入河水中,为保存体力,三人轮流潜水搜寻,将人救上岸后,又用老师教的溺水急救常识进行施救。一次又一次的压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