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疑三探数学教案二年级文案三疑三探数学教案二年级2024文案1教学目标: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量物体的长度。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一、创设情境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二、体验探究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3、学生在观察、沟通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归纳: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1m=100cm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三、实践应用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老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三疑三探数学教案二年级2024文案2教学内容:课本P13——-P15练习二教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究和制造的气氛中培育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进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重点: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2、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2、总结得真不错。今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讨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信任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探究,巩固知识。1、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5题。老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3、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老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5、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观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7、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沟通完成。老师巡视。指名汇报。[设计意图]: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四、随堂练习三疑三探数学教案二年级2024文案3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米=100厘米。2、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4、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5、培育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沟通自己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