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这是一本最使我满意的作品。……我放下笔的时候,心中并没有休息,依然是在思索;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就能滴出血与泪来……——老舍语《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本文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第十八章。这时祥子已和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结婚,住住大杂院里。虎妞原本就好吃懒做,又加上有身孕,就更加娇气,仅有的一点积蓄,差不多被她挥霍光了。为了养家胡日,祥子不得不拼命拉车。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作者简介学习目标:1、以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2、体会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苦。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一、简要介绍作家及与选文有关的原著内容。二、疏通文字,扫除理解障碍。三、初读,理清行文脉络。四、对烈日的多角度描写。祥子不得不冒烈日拉车的苦难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音)似的()相似()吐露()呕吐()扇动()折扇()喝彩()喝水()粘贴()粘住()窑洞()地窖()shìsìtǔtùshānshànhèhēzhānniányáojiào1、将课题补充为一句完整的话,概括文章内容。2、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作,以什么为线索结构文章。3、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结构:第一部分(1-6段)写烈日下的祥子第二部分(7-16段)写暴雨下的祥子顺序:文章以时间为顺序。线索:以天气变化为线索。烈日下的祥子1、齐读第1段,概括六月十五那天的天气特点?2、读1-2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烈日的?从哪些角度运用了那些方法?(修辞、感官、词语)3、祥子是一个拉车的,他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读3—6段,划出刻画祥子矛盾心情的语句热闷自然环境描写:天热柳树:病了似的、无精打采,低垂着马路:干巴巴、发着白光便道:尘土……结成灰沙阵狗:吐出红舌头骡马:鼻孔张得特别大街上:寂静……焦躁的丁丁当当发狂柏油路、铜牌:晒化了总写分写1、直接描写、间接描写2、比喻、拟人、夸张、排比3、视觉、听觉、触觉4、重点描述拉车人的活动时用“奔”,不用“走”,用“灌”不用“喝”,用“栽”不用“倒”,突出他们饥渴难耐,天气酷热,负重如牛马,生活也如牛马。祥子矛盾的心理祥子有些胆怯了爽性出去试试……才晓得自己错了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懒得张罗买卖他不敢再动了。……他心里腻烦,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做胆怯——腻烦——后悔——茫然——难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比开头两节又进了一层,着力描写日光之“烈”。这里烘托烈日的暴烈和祥子拉车的感受紧密结合起来,以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使读者从人力车夫在烈日下拉车所受的折磨和内心的辛酸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写烈日,按照天气的变化,抓住“炎热”的特征,先写早上的憋闷酷热,次写街上景物人们的反应,最后写中午阳光的暴烈。有概写,有细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声,有色,有味;有拟人,有比喻,有夸张,有排比,从多方面多角度细致地渲染了天气的极度炎热。作者竭力渲染烈日照耀下天气的极度炎热,目的是什么?目的在于衬托祥子拉车生计的辛苦,突出祥子如何在酷暑下受煎熬。写景是为了反映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1.请同学把文中精彩的环境描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读熟。以后写作文时可以借鉴作业:2.仿写:以冷为题,试写一段话,描述天气寒冷给人的感受。人们常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么在暴雨来临前作者是怎样写风的?请同学快速默读(8、9、10)小节。——借助写柳枝的动态变化来写风的变化进程和具体情态。那么柳枝又是如何变化的?下边是写柳树、柳枝的语句,画出其中描述景物特征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点明了什么样的天气。1、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第2节)2、看看路旁的柳枝,的确是微微的动了两下。3、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有动作的柳条象猛的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的摇摆,枝条都象长出一截儿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