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2、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前准备】1、《黄山》录像资料片。2、多媒体课件。3、薄型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听记句子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楚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今日,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2、看录像,范背课文。(多媒体显示:填空。)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1)指名完成填空。(2)生字词正音。(3)理解词意:你看到了哪些秀丽奇妙的景色?4、齐读第1自然段。5、指导背诵。6、揭示课题。7、释题:奇石就是指──(怪石)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8、质疑: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1、自由轻读课文: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2、读后沟通:(1)介绍了哪些奇石?(2)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3)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4)小结。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1、学习第2自然段:(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2)指名读第2节: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3)质疑问难。(4)理解:(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①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②板书:好像飞落(5)指导朗读。(6)背诵。2、学习第3自然段:(1)过渡:黄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这块奇石就像一只猴子。(多媒体显示:猴子观海)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2)默读第3节:找找这一段几句话?(3)指名分句读。(4)分句理解:①第1句说什么?看图理解陡峭②第2句说什么?谁来学学这只猴子有趣的样子,表演时要注意哪几个动作?③板书:抱蹲望④指名分解动作表演。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⑤评议: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5)看图练说。(多媒体显示:第2自然段填空。)(6)指导朗读。(7)指导背诵。五、小结谈话六、学习生字1、复习巩固新词。(多媒体显示:词语。)2、指导书写:翻、滚。(多媒体演示:翻、滚的笔顺。)【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教案一、探究性准备(一)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二)自读课文及相关内容。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二、激趣性导入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看图学文”的方法。三、体验性阅读(一)知“石”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沟通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2、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老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沟通。3、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二)说“石”1、读课文,对比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引导学生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2、读课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舞学生大胆想像。3、对学生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子进行表述,充实观察、表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