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是社会再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力供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于劳动经济学,最重要的是,劳动力供给是劳动力市场信号的基本决定因素之一。•劳动力供给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章在研究劳动力供给时,有如下假设:•其一,劳动者是理性的经济人----进行劳动力供给决策时,追求效用最大化目标。•其二,劳动力是同质的。即劳动者提供给市场的劳动力只有数量的差别,在质量上没有差别。本章的体系结构:•第一节劳动力供给概述•第二节个人劳动力供给•第三节家庭劳动力供给•第四节社会劳动力供给•第五节劳动力供给弹性第一节劳动力供给概述•一、劳动力及相关概念•二、劳动参与率•三、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及相关概念•1、劳动力范畴的界定•2、与劳动力相关的范畴(一)劳动力范畴的界定•劳动力------三种意思:•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指有劳动能力、从事劳动活动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劳动者总和。•------第一种含义的劳动力是后两种含义的劳动力的基础。•劳动力定义-----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下面分析中国的劳动力统计分类。中国的劳动力范畴分类16岁以上劳动力资源经济活动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从业人员失业人员职工其他从业人员•见上图,我国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资源总数、从业人员、职工、城镇失业人员等。•1、劳动力资源总数: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2、经济活动人口:法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3、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4、城镇失业人员:指城镇常住人口中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二)与劳动力相关的范畴:•1、劳动•2、人口•3、劳动适龄人口•4、劳动力资源•1、劳动:指人类使用生产资料创造自身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2、人口: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和一定区域的人的总和。•它包括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和无劳动能力的人。•3、劳动适龄人口: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的那部分人口。•即处于劳动年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人口就是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年龄下限-----是指最低就业年龄•劳动年龄上限-----是指最高就业年龄。•4、劳动力资源:指考察范围内,全部人口蕴藏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其平均质量的乘积。•分类:潜在劳动力资源和现实劳动力资源。分类:潜在劳动力资源和现实劳动力资源•潜在劳动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总体。•-----等于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介于劳动年龄上下限以外实际从事劳动的人口之和。•现实劳动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可以利用的劳动力资源。•-----等于从潜在劳动力资源中减去那些具有劳动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从事社会劳动的人。二、劳动力参与率•1、劳动参与率的定义和分类•2、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一)劳动力参与率的定义劳动力参与率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现实劳动力占该范围的劳动适龄人口(或潜在劳动力)的比例。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一、劳动力参与率的定义及分类依一定范围内的人口进行分类: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100总人口劳动力人口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100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100的人口总量性别某年龄中的劳动力人口性别某年龄(二)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宏观因素♣宏观经济状况♣社会经济政策♣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工资率差距♣劳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