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英英学古诗》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1.小学二年级语文《英英学古诗》原文英英奶奶,今日我们学了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奶奶背得真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英英这首诗是说,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奶奶嗯,奶奶听懂了。这首诗是谁写的呀?英英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2.小学二年级语文《英英学古诗》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以前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讲一个小朋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学校里学了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板书课题,齐读。解题二、初读指导1、看图。图上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英英正在说什么?奶奶听了会说什么?2、自学课文。(1)讲述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2)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3)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月光唐代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正音。(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3)通读课文。(4)分角色读对话。4、理清脉络。(1)这篇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奶说了几次?(2)英英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第三次说了什么?(3)奶奶第一次说了什么?第二次说了什么?5、小结。第二课时一、学习《静夜思》1、板书诗题,解释诗题。2、看图(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哪儿看出来?(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3、学诗句。(1)指名读《静夜思》。(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第一句a、指名读。b、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c、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为什么这一句里的“疑是”,英英把它解释成“好像”呢?第二句a、指名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b、“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c、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时有些什么感受?(3)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4)齐读这首诗。4、朗读指导。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静夜思》。第三课时一、指名朗读课文。二、总结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出一首小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激发我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小朋友,你们学习这篇课文后,对古诗学习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三、指导背诵《静夜思》1、听录音欣赏。2、揭示板书,引导背诵。3、指名背诵,师生评议。4、同桌交互背。四、写字指导。五、作业1、抄写字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比一比,再组词。古()自()代()故()首()袋()3、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心()()()()艹()()()()讠()()()()3.小学二年级语文《英英学古诗》教学反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对于《静夜思》也已经很熟悉,都会背,但这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所以,在教学中,我结合低年级学生这方面的学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在教学中制造性的使用好教材,利用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图,创设表演对话的场景,扎扎实实组织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个体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当学生已能熟读课文,理解诗意之后,让他们分角色来演一演,进行一场祖孙俩的对话。在组织方式上,还由师生先扮演角色示范引路,再让学生同桌互相练习对话,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很好地进行了语言了训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英英学古诗》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