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心得[大全5篇]家园共育和谐发展XX县区夹皮沟镇中心校撰稿:高有“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摘自《中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加大投入,谋求发展,创建中心幼儿园六月的金城柳絮纷飞,百花争艳,金灿灿的阳光与苍松翠柏交相辉映,成片的松树林,陡峭而不规则的农田或相连或相间,恰到好处地自然成趣,高高的楼宇、低矮的平房,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在XX县区中段南山脚下,有四栋整齐的平房呈四合院形分布,这里便是XX县区夹皮沟镇中心校。2006年7月,企业改制前,全校共有教师66名,建筑面积为2240平方米,有12个教学班,两个学前班,学生298名,学前儿童59名。由于没有独立的中心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严重脱节,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学校长远发展。为了大力发展幼儿教育事业,XX县区委市政府、XX县区教育局多次做出指示,强调乡镇幼儿教育应当高度重,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同时明确指出,“抓两头,带中间,抓基础,重质量,合理布局,均衡谋划,和谐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多次论证,反复调查研究,决定加快学校幼儿教育发展步伐,创建本校中心幼儿园。于是王校长先后向多家单位“化缘”,从XX县区白灰厂争取到白灰3吨,从XX县区人民法院争取到水泥15吨,并自筹建房工程款2万元,建起了220平方米造价达6万余元的中心幼儿园。建园之初,园内只有3名教师,3个幼儿班,学前儿童只有35人。第1页共4页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以科研为先导,让校本科研走进幼儿园。建园后,学校千方百计多次调整园区教育结构和教学布局,先后三次调换幼儿园园长,两次注入园区改造资金,不断完善园区管理,充实幼儿师资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大教学成果,2005年,代表XX县区接受XX省督学室检查获得了一致好评,夹皮沟镇中心校被评为“XX市农村幼儿教育先进校”,2006年被XX县区教育局评为“乡镇一类一级示范园”。为了加快幼儿园发展,学校又相继投资三万余元,构置了相关设备,使幼儿园建设资金累计达到了10万元,并选派优秀教师10名到幼儿园任教,调整孙老师任学校中心幼儿园园长,新园长上任后不负众望,从建立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园内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她从家园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了各种因素,亲自走访了每一个幼儿家庭,足迹遍及了各个学区,用真诚感动了每一位家长,得到了广大幼儿家长的支持,保持了生源的基本稳定,然后便在课堂教学上大做文章。她多次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每次都是一马当先。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她都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赢得了园内教师的高度称赞。课堂主渠道打开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起色。2005年5月,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在学校科研室指导帮助下,由孙园长亲自主持的《农村幼儿园家、园、社区整合教育研究》科研课题正式立项。“走家园社区共育之路、创科研兴园全新的品牌”的发展思路酝酿成熟。2005年9月,《农村幼儿园家、园、社区整合教育研究》课题被确定为XX县区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发展课题。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幼儿园教师团结一致,发扬了锐意进取、务实钻研、勇于实践、立志创新的团队精神,在园长带领下相继开展了“服务活动进万家”、“家访咨询我上门”、“宣传观摩我请客”、“爸妈也来当老师”等多次大型家园共育活动,受到了各学区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抢抓机遇,科研兴园,实现幼儿教育跨越式发展。鉴于我第2页共4页园发展出现的新转机,学校领导及其领导班子果断作出了“扩大办园规模,充实幼儿教师,完善后勤管理,走独立办园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定。2006年,在XX县区政府、市教育局、夹皮沟镇委、镇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投资近40万元,维修了原夹矿四小教学大楼,同年9月交付中心幼儿园。新园交付使用后,园区面积达到2300平方米,教师增至11人,后勤管理人员10人,同年9月学前儿童增至110人,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