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畸形()砥砺()进chán()钟鸣dǐng()食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1)沃壤千里(2)繁花似锦(3)星光灿烂A.(1)(3)(2)B.(2)(3)(1)C.(3)(2)(1)D.(2)(1)(3)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B.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C.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他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能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4、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3分)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灿烂盛开.5诗词默写(6分)1)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鱼儿自由游弋,江水清澈见底的句子:()()。2)《三峡》中描写山势连绵不绝的句子是(),()。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6传统文化(3分)中国戏曲主要有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评剧,豫剧五大戏曲综合剧种为核心的戏曲百花苑。(3分)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下列古诗回答(共4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7、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8、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襄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急湍甚箭()(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3)至于夏水襄陵()(4)属引凄异()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11.【甲】文和【乙】文都写了山水风光,但是两文的结构安排有别,【甲】文先用几个字总写,然后再写,最后写奇山;【乙】文则是先写,后写。(4分)12.【甲】文和【乙】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其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从【甲】文中的“望峰息心”和“”可看出还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心态。(2分)(三)梁思成的故事(节选)李辉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梁思成当年会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向周恩来描述可能会消失的北京古都景象。也开始明白,当他谈到北京城墙时,将它视为一种生命来述说:“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不只是为防御而叠积的砖堆,而是一圈对于北京形体的壮丽有莫大关系的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它轩昂的外象,或它历尽风雨,同北京人民同甘苦的象征意味,总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五十年代,听说自己曾经堪察过的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庙被拆除,梁思成感到十分惋惜。后来,有感于自己的被误解,他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