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的探索和创新完善水质长效管理机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XX市衢江区卫生局(二〇一一年一月六日)衢江区地处XX省西部,全区面积1748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512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40万,其中农村人口36.3万。全区农村采取集中式供水12.7万人,占农村人口35%,采取分散式供水23.6万人,占农村人口65%。全区乡镇及跨乡镇的集中式供水工程4处(其中包括市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均为具有完全处理能力的水厂。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多数为单村供水,水源以地下水和山泉水为主。农村分散式供水主要方式有泉水、深井水、浅井水,分别占分散式供水人口56%、24%和20%。在推进全区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建设工作中,区卫生局积极配合水利部门,认真组织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加强卫生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水质卫生合格率,切实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饮水卫生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一、主要做法(一)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主体。卫生局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的饮用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饮用水监测管1理的领导和协调。全区针对农村饮用水工程的不同工程类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城市水厂管网延伸的原则上由城市水厂负责管理;乡镇集中供水工程由乡镇水厂或供水管理机构负责管网维护及水费收缴,水费收入归乡、村集体;联村、单村供水工程由联村、单村成立的用水户协会或经营权承包等方式管理。(二)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实行考核激励机制。以行政村为单位的集中式独立供水,由受益村进行用水管理,村里设立一名管理员,负责水费收缴、管道维护、蓄水池定期清洗、原水消毒等工作;中心镇集中联合供水工程,按“谁投资、谁第1页共4页建设、谁经营、谁所有”的原则,建立乡镇自来水厂,按企业制度进行经营管理,明晰产权,装表计量,合理收费,不仅杜绝粗放滥用自来水的现象,更是让群众通过交纳水费,树立节水意识;城市管网延伸的农村饮水工程,由市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实现农村饮用水与城镇同网、同质、同价。(三)加强卫生监管,确保用水安全。区疾控中心对集中式供水水厂进行卫生技术指导,区卫生监督所加强对集中式供水水厂的卫生监督和管理。一是对新、改、扩建供水单位实行严格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从选址、设计到竣工验收全程参与,加强监督管理,并提供卫生技术指导。二是对供、管、制水人员每年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并开展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培训,经健康体检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对查出有患有职业禁忌病人员,严格做到100%调离岗位,饮用水相关从业人员均持有有效健康证,保证制水供水卫生安全。三是按照《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和《XX省农村营运水厂暂行管理办法》,对水厂进行水质监督检查,要求水厂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加强水厂卫生管理,规范水厂营运操作规程,实行重点环节质量控制,加强水质消毒,提高水质质量,保障水质安全。四是加强学校(幼儿园)自备水的管理。学校被列为重点管理对象,每年分别在丰、枯水期对学校自供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对水质监测不合格的学校饮用水的水源进行重新规划选址,全区学校、幼儿园共配备安装自动加氯机,使饮用水合格率明显提升,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饮用水安全。(四)做好水质监测,保证供水质量。一是做好水质自检。要求水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水源水和出厂水进行检验,每周对管网水进行常规项目监测,严把出厂水水质关,每季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全分析检验。二是做好水质监测。区卫生监督所和区疾控中心按规定定期对水厂进行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进行监测。三是建立长效水质监测机制。从2004年起,衢江区被确定XX省农村饮用水26个监测点之一,我们根据不同饮水水源水、水源类型、不同水处理方式、饮水第2页共4页人群分布、不同取水方式、能反映当地的经水传播传染病和水性地方病情况等要求,合理布局,设立相应的监测点,制订水质监测工作方案,每年5月、11月对全区10个集中式供水点,10个分散式供水点开展常规水质监测,全面认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