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中段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1、右图文献,说明我们的祖先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应是A、定居生活B、群居生活C、游牧生活D、渔牧生活2、庆十一长假,小明高兴地到了元谋人遗址地去参观,元谋人遗址在我国的A.浙江省B.贵州省C.云南省D.陕西省3、最早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4、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A.河姆渡遗址B.北京周口店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5、山顶洞人比北京进步之处有①和现代人基本相同②住在房屋里③会使用磨光和钻孔技术④按血缘关系结合⑤有装饰品,有爱美之心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③④⑤6、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使用粗糙石器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作彩陶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②④③①7、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文中的“轩辕”指的是A、盘古B、炎帝C、女娲D、黄帝8、领导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治水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的人物是A、黄帝B、尧C、禹D、启9、我国青铜器繁荣时期是在A、原始社会末期B、夏朝时期C、商朝时期D、西周时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110、下列器具中,哪项是夏朝人不曾使用的A.青铜器B.玉器C.铁器D.陶器11、汉族的祖先—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C、蚩尤的部落联盟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12、烽火戏诸候”演绎了东方“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A、夏桀B、商纣王C、周厉王D、周幽王13、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A.防洪排水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14、、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桀、纣、周厉王等三个有名的暴君,在他们统治期间的共同特点是①贪图享乐②统治残暴③百姓怨声载道④治国有方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遂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16、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17、春秋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其主要标志是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B、各国纷纷进行变法C、诸候国数量大大减少D、江南地区逐渐开发18、在那一场战役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19、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表明他提倡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D.有教无类2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周21、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22、春秋战国时的名医是A.张仲景B.扁鹊C.华佗D.李时珍23、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表述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竹帛文B、金文—甲骨文—竹帛文C、竹帛文—甲骨文—金文D、甲骨文—竹帛文—金文24、有关诗人屈原正确的是①战国末期楚国人②编写《春秋》③《离骚》是其代表作④他编写《诗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22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最早出自于哪一部兵书A、《孙膑兵法》B、《孙子兵法》C、《战国策》D、《春秋》26、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最有可能是A.甲骨文B.小篆或隶书C.楷书D.草书27、秦统一后,建立的地方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28、孔子的学说记录在A.《道德经》B.《尚书》C.《论语》D.《春秋》29、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学说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30小明想了解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情况,你会向他推荐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31、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司母戊鼎出土于安阳殷墟②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③四羊方尊是最大的青铜器④司母戊鼎是周朝时期制造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