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之声——欧洲民间音乐之旅贺兰一中董艳慧一、教材分析•这节课选自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世界民族之声——欧洲民间音乐之旅》一课,本课所需一课时。•本单元是一节理解多元文化为主的课,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又是以感受与鉴赏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参与的时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我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主要以欧洲南部、欧洲西部、欧洲中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为主展开教学。第二部分探索交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乐器口笛。•(2)掌握对切分音、玛祖卡舞蹈的节奏。•(3)能够对作品体裁进行分析。•(4)能表述出乐曲的基本音乐情绪。•过程与方法:•(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为主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里。•(2)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讨论法,分组提问法,在其过程中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3)学唱歌曲及模仿舞蹈等环节,采用示范法、参与法,很好的建立有效课堂是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本节课我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2)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三、学习者特征•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看法,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音乐课的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2.学生在学习中有互帮互助的体验,能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3.学生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但不强,教师要多加鼓励。•4.这堂课需要让学生多听多看,通过听赏,思考来实现教学目标。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加入以导游讲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里进行教学。本课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从图片、音乐、视频等展示进行教学:欧洲南部、欧洲西部、欧洲中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为主展开教学。•第一站欧洲东部罗马尼亚的《云雀》,教师电子琴演奏采用示范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从乐器介绍、乐曲表现、音乐小知识几方面讲授法教学。第二站欧洲南部选择了意大利的民歌《桑塔露琪亚》,从地理、意大利民歌、歌曲内容、学唱歌曲这几部分,从中运用教师示范演唱教授歌曲,使学生熟悉主旋律。第三站欧洲中部波兰《小杜鹃》,波兰著名的音乐家肖邦介绍,乐曲玛祖卡节拍、舞步掌握、师生同台表演,互动教学提升课堂气氛,加深记忆力。而后加入扩展知识,将西方音乐的发展方向及类型简介,激发学生热爱欧洲乃至西方民族音乐。掌握世界音乐的发展趋势,拓展学生对我国音乐发展的方向,欣赏法来感受我国的音乐发展案例。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它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如果是其它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多媒体展示和欧洲相关的图片)•学生表述导出我们今天所了解——欧洲•教师以导游的方式导入课题。•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欧洲(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文化艺术……)•教师简介欧洲(多媒体展示欧洲的国家和国旗)(二)听赏与表现•第一站:罗马尼亚欧洲东部(多媒体展示地图)•(1)罗马尼亚简介•(2)教师弹奏电子琴曲《云雀》导入本小节(抓住学生注意力)•(3)云雀罗马尼亚民间乐曲•1.乐器:口笛介绍•2.乐曲内容教师启发学生回答•生:晴空万里中,云雀欢快活泼飞舞的自然图景。•3.知识点(板书)•切分音(学生可以用手打出节奏)•装饰音(教师可用乐器作简单示范)•第二站:意大利欧洲南部•(1)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