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血糖检测与比对-(2)VIP免费

血糖检测与比对-(2)_第1页
1/49
血糖检测与比对-(2)_第2页
2/49
血糖检测与比对-(2)_第3页
3/49
血糖实验室检测与比对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焦翔血清葡萄糖测定概述血液中的葡萄糖是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之一,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指导糖尿病病人用药的重要指标。应用酶学方法测定葡萄糖是临床化学中的主流方法。常用的酶法有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这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使用温和的反应条件,操作简单方便,适于自动分析仪。血清葡萄糖测定血糖检测的方法一、葡萄糖氧化酶法:本法的测定技术有极谱分析法和比色法两类。但二者的初始反应都是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同时消耗溶液中的氧,产生过氧化氢。极谱分析发是用氧电极监测溶液中氧的消耗量。氧消耗量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比色分析法是用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的偶联反应系统。初始反应中过氧化物的生成量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下,过氧化氢和各种色原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可进行比色测定。该发的缺点是易受还原性物质如胆红素、抗坏血酸和尿酸等的干扰。血清葡萄糖测定二、己糖激酶法:第一步是在己糖激酶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第二步是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下,葡萄糖-6-磷酸核NAD或NADP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和NADH或NADPH。在波长340NM处,监测吸光度的增高。吸光度的净增高值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己糖激酶方法对葡萄糖的特异性高,不受尿酸和抗坏血酸的干扰。血清葡萄糖测定三、葡萄糖脱氢酶法:临床上不常用。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相比,已公认前者的测定特异性更好,特别适用于急诊检验使用。标本采集1.血清、血浆、脑脊液和尿液均为可接受的标本。2。标本置室温中,全血中葡萄糖将被分解代谢,大约每小时降低5%。因此采血后应立即离心,分离出血浆,置于干燥洁净试管中,待血浆凝结后在分离出血清,置2-8℃冰箱保存。至少可稳定三天以上。分离出血清或血浆的时间,最好不晚于血液标本采集后1h。标本采集3.如果采血后不能迅速分离出血清或血浆,必须使用含氟化物或碘乙酸盐的抗凝管,抑制血细胞对葡萄糖的酵解,稳定全血中的葡萄糖。若用抗凝血浆标本,最好用草酸钾-氟化钠抗凝。4.建议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并及时分离血清,可防止血细胞对葡萄糖的酵解。参考区间健康成年人血清葡萄糖浓度3.9-6.1mmol/L成人危急值:血糖小于2.5mmol/L血糖大于27.8mmol/L儿童危急值:血糖小于1.7mmol/L血糖偏高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者逐年增多,血糖升高者逐年增多。由于血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喝茶,饮酒,情绪,运动,饮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次血糖检测升高不一定代表是糖尿病。如空腹血糖测定连续两次不超过7.1mmol/l但是大于6.1mmol/l,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即OGGTT试验。血糖偏高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是先空腹抽血2毫升测定空腹血糖值,再将75克葡萄糖溶于300毫升水中,五分钟内一次喝完,然后隔30’、60’、120’和180’各抽血2毫升,测定血糖的浓度所形成的曲线即OGTT试验。血糖偏高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参考值空腹6.10—6.95mmol/l0.5h9.45-10.55mmol/l1h8.9-10mmol/l2h6.70-7.78mmol/l3h6.10-6.95mmol/l50岁以上不论男女每增加10岁。空腹血糖值增加0.6mmol/l,1小时值能增加0.6mmol/l,2-3h增加0.17-0.28mmol/l,两点超过此标准者糖耐量减低,三点超过者可确诊为糖尿病。临床意义糖耐量降低,血糖增多幅度高于正常值,即血糖大于6.1mmol/l,恢复到空腹水平的时间延长。如糖尿病,甲亢,垂体机能亢进,肾上腺机能亢进,胰腺炎,胰腺癌,严重的肝脏疾病和糖原累积病等。糖耐量增高:空腹血糖值正常或偏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升高不明显,曲线平坦,多见于内分泌功能低下,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临床意义1.迟滞性耐量曲线,口服葡萄糖后在正常时间内回复到空腹水平,但有一个明显增高的血糖峰值往往超过10mmol/l以后可能发展为糖尿病。2.不论空腹是否正常范围。OGTT试验2h后血糖值大于11.1mmol/l者,即可诊断糖尿病。3.如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血糖检测与比对-(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