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城市更新中社区规划师的作用研究作者:邵任薇朱英杰来源:《上海城市管理》2019年第03期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随之展开。从目前来看,广州城市更新呈现出政策复杂、沟通不畅、主体单一、利益冲突的问题,社区规划师的产生可以缓解上述困境。然而广州市社区规划师存在着身份模糊、与社区联系不足、招募不合理、工作形式单一等问题,将社区规划师制度化、建立社区规划师工作站、优化招募门槛和范围、丰富工作形式的方式,能够促进广州社区规划师在城市更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关键词:社区规划师;城市更新;广州;作用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3.01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通过城市更新以盘活和释放城市存量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州市作为中国第三大城市,随着其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了许多城市问题,亦亟需通过城市更新来解决。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更新,广州市政府早在2015年就设立了全国首个市级城市更新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广州市城市更新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市已批城市更新项目1090个,改造面积达106.49km2。其中已经完工的项目188个,占地面积18.17km2;尚在建设的项目为153个,面积25.26km2;处在前期的项目为749个,面积63.06km2。虽然广州市城市更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第一,城市更新政策过于复杂,需要公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读;第二,城市更新过程中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少;第三,广州城市更新主体单一,导致政府管理成本增加;第四,当前城市更新利益协调机制并未较好发挥作用。这些问题长期积累会导致公众的不满,最终阻碍城市更新工作的正常开展。有鉴于此,广州市城市编制中心于2018年建立广州市社区规划师团队,期冀以社区规划师为核心,借助社区规划师这一创新模式,在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能够构建起缓冲的中间地带和多元参与的平台,从而达到公众有机会参与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全过程的目的。然而,在实践中,广州社区规划师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当前的运行状况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优化,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解读和回应。一、社区规划师概念界定“”社区规划师是随着上世纪60年代欧美社区规划的兴起而产生的角色,[1]我国最先由台湾地区于1999年以制度的形式初建,[2]而在中国大陆,深圳市于2008年最早筹建社区规划师制度。目前国内关于社区规划师角色定位的文献相对较少。黄瓴、许剑锋从社区规划师的价值“”基础和角色构建出发,分析社区规划师服务型角色。[3]——王婷婷、张京祥从我国国家社会“”关系出发,将我国社区规划师定位为公权力子系统。[4]赵蔚认为社区规划师在治理基础好的“”“”地区应该充当各方利益的协调者角色,而在治理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应该充当沟通者的角色。[5]基于已有的文献和广州市社区规划师情况,本文界定的社区规划师是为开展社区规划工作而聚集的群体,其人员主要由规划领域的专业人才组成。广州市的社区规划师主要有两种形态: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第一种是广州市编制中心成立的社区规划师,统称为国土规划体系的社区规划师。第二种是以深井工作坊为代表的民间人士创建的社区规划师。深井工作坊受广州黄埔区更新局委托,由中山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城印城市更新研究院共同组建,主要工作内容“”为配合区更新局、街道推进深井古村微改造工作。本文主要探索前一类型即国土规划系下的广州社区规划师。广州社区规划师主要由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是由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自愿聚集的群体,其工作主要是辅助广州市政府开展社区规划等城市更新工作,同时,政府为社区规划师提供物质和政策支持以保障其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国内对于社区规划师的整体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的地域重复,主题比较单一。本文重点分析了广州目前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在城市更新中运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为广州市社区规划师后续发展以及社区规划师更好地在城市更新中发挥作用提供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