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护理2013年7月第13卷第4期·专科护理··39·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的观察与护理黎金玲,胡敏,孙春燕,蔡小沁(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200433)关键词:肺栓塞;抗凝,溶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399(2013)04-0039-03肺动脉栓塞(pulmonaryarterial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恶性肿瘤是肺栓塞持续存在的一个高危因素,它使肺栓塞的发生率增加4倍,其中,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发生率最高。溶栓、抗凝是治疗PE的基本方法,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发生率5%~7%,致死性出血发生率为1%;其他并发症有发热、血栓脱落、低血压和头痛等。我科2008年5月一2012年2月共收治26例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加强专科知识宣教,取得患者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师抢救,予专科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8年5月_2012年2月我科收治肺癌合并PE患者26例,其中,男16例,女l0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9.2岁;确诊肺癌病史2个月~4年,其中,化疗疗休期10例;化疗结束后3个月以上l6例;突发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3~7d。口唇紫绀、面色苍白17例;晕厥3例。经同位素肺扫描,肺通气灌注显像,cT动脉成像或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肺栓塞。血管超声检查,其中,下肢静脉血栓20例;肢体肿胀伴疼痛15例。单纯抗凝治疗17例;溶栓+抗凝治疗9例。人院时心率95~135次/min,BP95~110/55~80mmHg,指末氧饱和度85~95%;氧分压(Sp—PO2)56~75mmHg、二氧化碳分压(SPCO)31.7~36.8mmHg、氧饱和度(SaO,)88.5%~92.1%;VIDAS血凝D-D二聚体980.81~6394.94ng/mL、凝血酶原时间(PT)8.90~19.20s、纤维蛋白原4.54~6.85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rI~)23.60—40.00s、凝收稿日期:2013-02-07作者简介:黎金玲(1969.),女,副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通信作者:胡敏(1964.),女,主管护师,大专,主要从事护理管理。血酶时间11.7~17.2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3~1.81R;血小板计数109×10/L~480X10/L。出院前1d,心率75~105次/min,BP100~140/65~85mmHg,指末氧饱和度95%~100%;D-D二聚体115.23~3453.10ng/mL;凝血酶原时间(PT)9.70~38.90s、纤维蛋白原5.91~6.46g/L、APrITI’42.10~50.70S、PT11.9~19.8s、INR1.85~2.85R;血小板计数79×10/L~320X10/L;SpPO,88~95mmHg、SPCO,35.6~42.4mmHg、SaO295.3%~98.6%。住院时间7~22d。1.2治疗方案1.2.1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100IU/kg皮下注射1~2次/d,叠加华法林2.5~3.75mg/d口服,连续3d,测定INR,当INR稳定在2.0~3.0,48h后单用华法林治疗。1.2.2溶栓+抗凝方案注射用阿替普酶(rt.PA)50mg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泵入速度50mg/h),复查D—D二聚体明显升高,说明溶栓有效,则序贯rt.PA50mg微量注射泵1h静脉泵人;每2~4小时测定AP,ITI1,当其水平<80s时,开始规范抗凝治疗。2结果26例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症状均缓解,其中,l5例肢体肿胀消退,疼痛缓解;5例皮下血肿,1例臀部陈旧性血肿扩大,1例腹壁血泡,1例腹壁血肿均经对症护理后,血肿被吸收;1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经抢救,病情好转出院;1例头痛,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无晕厥、血栓脱落和死亡病例。3护理3.1健康指导溶栓药可以清除深静脉和肺循环中的血凝块;抗凝药可以在血凝块完全成熟之前将其完全溶解。抗凝、溶栓治疗常见并发症有出血、血栓脱落、低血压和头痛等。加强健康宣教,取得患者配合十·40·分重要。3.1.1预防出血宣教①防止发生碰伤、撞伤、跌倒、坠床等意外,避免挖鼻孔。②不能反复刺激注射部位,防止出血;③抗凝治疗穿刺部位拔针后按压10min以上;溶栓治疗期间,穿刺部位加压包扎至少2h;④腹壁若出现血肿,注意保护血肿周围皮肤,防止破溃,发生感染。⑤溶栓治疗4h内禁食辛辣、坚硬的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⑥女性患者月经量增加,经期延长,及时告知医务人员。⑦指导患者观察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