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3篇《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3、能正确推断圆柱和圆锥体,培育学生观察、比较和推断等思维能力。教具学具:1、老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以及其他几种形体的实物及模型。2、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实物。3、老师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梯形的小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做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就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记时抢答)随着屏幕上出现一组美丽的几何图形,一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在描述着它的特征,另一名同学在认真的猜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屏幕上出现圆柱体和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锥体,由于学生还没学圆柱和圆锥。造成下面的学生无法猜出。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想深刻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征这一要求。(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二、教学新课㈠认识圆柱、圆锥。1、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实物中的圆柱形物体和圆锥形物体分开。2、认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能在纸上把他们画出来吗?谁同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贴出学生画的立体图)老师:比较这几个同学的画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老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画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那么,你还能回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吗?(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特征.老师:通过刚才的沟通,可以看出大家对圆柱、圆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1、请你拿起桌上的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沟通。(老师在学生沟通时,深化到学生中,倾听孩子不同的见解,做到心中有数)。2、集体沟通:(学生沟通时语言可能不严密,老师随时正确引导)谁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沟通,老师系统整理。⑴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面积相等的圆,这两个圆面就叫做底面。⑵圆柱还有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侧面。想一想,这个曲面展开会是什么形状?想个法子试一试!(3)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想一想,圆柱的高有多少条?认识圆锥的特征老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发现了圆柱体的特征,那么大家能不能继续努力,来寻找圆锥体的特征呢?1、拿出桌上的圆锥形实物,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又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沟通。2、集体沟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⑴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猜想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又会是什么图形?试试看!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想一想圆锥的高有几条?三、巩固练习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下面做一组练习题看看大家对刚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请打开课本翻到48页,看第一题。1、完成自主练习第1、2题。(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意见,并让他们说出自己推断的理由。)2、完成自主练习5。(利用课前准备的各种小旗)。3、完成自主练习4,6。四、实践。1、让学生动手量圆柱、圆锥的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联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柱的基本特征,激发同学们的探究欲望。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活动,培育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老师拿一根一头拴着一个小球的绳子甩动,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结合书第2页2、3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最后总结出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的结论。2.老师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游戏规则:一人上台摸,并描述你摸到的这个物体的最典型的特征,使下面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摸的这个物体的名称。师生共同活动。在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