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应有格物致知精导学案VIP免费

应有格物致知精导学案_第1页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导学案_第2页
2/4
应有格物致知精导学案_第3页
3/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主备:邹泽芳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格物致知”的内在含义以及普遍的现实意义。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理清课文思路.4、培养科学实验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重难点: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写作背景】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阅读导航】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比如,“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一个主题即“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丁肇中()嘹望()授予()彷徨()()儒家()埋没()论语()2、词语解释。授予:彷徨:袖手旁观:不知所措:格物致知【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2、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各段的中心句,然后分析归纳,理出课文的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层()第三部分()【探究文本】1、课文的标题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在什么地方提出来的?2、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3、传统的中国教育所讲的“格物致知”与作者所提倡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致的?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加以证明的?4、结合课文第二部分说说:究竟怎样才能学到新的知识,作者是在怎样悟到“格物致知”的重要性的?而实验过程具有哪些特征?5、这篇演讲词,体现了一种漫谈式的特点,从古今、从现实,娓娓而谈,直到文尾才水到渠成抖出自己的论点,请找出论点的原句,说说真正意义的“格物致知”应该是怎样的?6、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7、作者在列举事实时,采用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角度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反面事例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举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某一论点,使说理充分,令人信服。此外,文章还采用了的论证方法,能够使说明的道理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达到演讲的目的。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领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两种状况的对比,让人明白实验的重要性。【品析语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补充资料】1、相关事例:●德国儿童擅长做家务在西方国家是出了名的。据悉,有的德国孩子甚至早在牙牙学语时便开始在家长的指导下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如在用餐前帮助大人把餐具摆放端正等。尽管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