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语文《种鱼》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种鱼》原文农民把玉米种子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农民把花生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花生。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地里,他想,到了秋天,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种鱼》教案设计理念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沟通等自主学习活动,营造轻松、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联系生活实际有所体验。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初步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是不可以种在地里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3、认识本课4个生字。教学重、难点动物和植物的生长规律是不一样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1、课前谈话:你听说过种鱼吗?种鱼能有收获吗?2、揭示、板书课题《种鱼》。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爱的阅读方式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指名读课文,师生点评。(好在哪里?还有什么问题?你能帮他改改吗?)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感悟内容,拓展延伸1、出示课件:农民伯伯春天在地里播种、秋天收获的情景。老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概括植物的生长规律。(春播秋收、春种秋实)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表现出农民的喜悦心情。3、学生再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思考:小猫看见农民伯伯春种秋收后,是怎样做的?小猫会收获很多小鱼吗?为什么?4、出示课件:小猫种鱼动画。老师旁白第3自然段内容,提出问题,谁能告诉小猫,它错在哪里?(动物和植物不一样,玉米和花生种在地里可以有收获;而鱼是动物,不能用播种的办法收获小鱼。)5、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汇报收获,谈感受、体会、想法、懂得的道理。(明白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认真观察、勤于动脑。)6、出示课件:农民把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农民把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7、学生填空,读句子。(让学生了解第1、2段的句式相似,有利于熟记课文。)8、用上面的句式练习说话。(从课内知识向课外拓展,在具体说话练习中,让学生学会表达,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9、男女生以分组竞赛形式背诵课文,学生集体背诵课文。10、阅读《小学生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棉树的种子》一文。四、巩固识字,总结全文1、学生提出较难认读的字,沟通识记方法。2、同桌互相指认生字。3、出示生字卡片,做趣味组词小游戏。(游戏规则:学生拿着卡片上台读字音,找朋友,如:我是“农”、我是“民”,“农”和“民”是朋友,“农民”“农民”。)4、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小组争第一。5、老师小结。【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种鱼》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阅读课外书感兴趣。3、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是不可以种在地里的。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育阅读兴趣。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不可以种在地里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揭题:(老师板书:种)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种)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种鱼》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3、初读课文(a)自由读问,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b)圈画生字及标出自然段序号。(c)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或不准确字音。4、朗读感悟:(a)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b)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小猫会收获很多小雨吗?为什么?(c)出示句式,品读:农民把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用着个句式练习说话)5、拓展延伸,深化主题(a)谁能告诉小猫,他错在哪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b)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c)(出示挂图)看图讲故事。(复述故事)小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