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选择性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又称强心甙或强心配糖体。临床上主要用以治疗心功能不全,此外又可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尤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有二、三十种,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目前临床应用的有二、三十种,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病,如西地兰、地高辛、毛地黄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病,如西地兰、地高辛、毛地黄毒苷等。毒苷等。但强心苷类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恶心、呕但强心苷类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且有剧毒,若超过安全剂量时,可使吐等胃肠道反应;且有剧毒,若超过安全剂量时,可使心脏中毒而停止跳动。心脏中毒而停止跳动。其中某些强心苷对动物肿瘤有效,主要是细胞毒作用。其中某些强心苷对动物肿瘤有效,主要是细胞毒作用。西地兰西地兰17851785年,国外使用洋地黄叶治疗水肿,到现在已从年,国外使用洋地黄叶治疗水肿,到现在已从十几个科一百多种植物中发现强心苷类,主要有夹十几个科一百多种植物中发现强心苷类,主要有夹竹桃科、玄参科、萝摩科、卫矛科、百合科、大戟竹桃科、玄参科、萝摩科、卫矛科、百合科、大戟科等等。科等等。较重要的植物有黄花夹竹桃、紫花洋地黄、毛花洋较重要的植物有黄花夹竹桃、紫花洋地黄、毛花洋地黄、杠柳、铃蓝、海葱、福寿草、羊角拗等。地黄、杠柳、铃蓝、海葱、福寿草、羊角拗等。动物中尚未发现有强心苷类成分,蟾蜍中所含的蟾动物中尚未发现有强心苷类成分,蟾蜍中所含的蟾毒也对心肌有兴奋作用,具强心作用,但其非苷类,毒也对心肌有兴奋作用,具强心作用,但其非苷类,而属甾类。而属甾类。天然存在的强心苷元OOOHHOOOOHHOHOOOHHOOO洋地黄毒苷元乌沙苷元夹竹桃苷元CHOOOHOOHOOHOOHOCH2CH3绿海葱苷元蟾毒素常见的含强心苷的天然药物铃兰、紫花洋地黄CHOOOROOHR为鼠李糖铃兰毒苷OOOHRO洋地黄毒苷黄花夹竹桃OOCHOOHROOOOHRO黄夹苷甲黄夹苷乙羊角拗OOOHROHOR为L-夹竹桃糖羊角拗苷蟾蜍OOHOOH蟾毒灵一、结构及分类(一)强心苷元(结构)1.强心苷元特点(1)四个环,稠和方式(2)C3、C14有羟基(3)强心苷元C11、C12……(4)C17位连有不饱和内酯环。2.强心苷元的类型依据不饱和内酯环,强心苷元分为两类:(1)甲型强心苷元(五元不饱和内酯)(2)乙型强心苷元(六元不饱和内酯)强心甾烯海葱甾烯或蟾酥甾烯3.强心苷元的命名(了解)甲型强心苷是以强心甾烯为母核,根据取代基及其构型、甾体母核的稠合方式进行命名的。乙型强心苷是以海葱甾或蟾酥甾为母核。甲型强心苷元:甲型强心苷元:CC1717位上连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即△位上连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αβ-γ--γ-内酯内酯--------强心甾烯型。以强心甾烯型。以强心甾强心甾((cardenolidecardenolide)为母核命)为母核命名。名。OOOHHHOROOOHHO3514甲型毛地黄毒苷元H202223213��,14�-二羟基-5�-强心甾-20(22)-烯乙型强心苷元乙型强心苷元C17位上连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δ----双烯-δ-内酯,称为海葱甾二烯或蟾蜍甾二烯。以海葱甾(scillanolide)或蟾蜍甾(bufanolide)为母核命名。OOHHHOROrOOHHOOr乙型海葱苷元20212223243��,14�-二羟基海葱甾4,20,22-三烯(二)糖的类型α-羟基糖、2,6-二去氧糖、6-去氧糖构成强心苷的糖有构成强心苷的糖有2020多种,根据多种,根据C2C2位上有无位上有无-OH-OH分分为为α-OHα-OH((2-OH2-OH)糖及)糖及α-α-去氧糖(去氧糖(2-2-去氧糖)去氧糖)两类。后者主要见于强心苷。两类。后者主要见于强心苷。1.1.--羟基糖羟基糖除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除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D-D-葡萄糖、葡萄糖、L-L-鼠李糖外,鼠李糖外,还有:还有:((11))6-6-去氧糖如:去氧糖如:L-L-夫糖、夫糖、D-D-鸡纳糖等。鸡纳糖等。((22))6-6-去氧糖甲醚如:去氧糖甲醚如:L-L-黄夹糖、黄夹糖、D-D-洋地黄糖洋地黄糖等。等。2.2.--去氧糖去氧糖((11))2,6-2,6-二去氧糖如:二去氧糖如:D-D-洋地黄毒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