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例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分析诊治•某男,54岁。于2013年11月1号因情绪激动致右侧肢体乏力入院。现右侧上肢肌力4级,下肢肌力3级。胃纳可,二便调。高血压病史。•(如果此中风病人兼有其余中风后遗症,该怎么治疗?)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通督调神针刺法通督调神针刺法定义•以经络学说、中医神志学说为指南,在针灸循经取穴的基础上,突出针灸调节神志的功能,以到达形、神同治的一种中风病针刺方法。通督调神针刺法理论依据•(1)《素问》:“督脉者,起于少腹……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2)《难经》:“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3)中风病病位在脑,与督脉相联系。通督调神针刺法操作方法•注意每个穴位的进针角度、方向、深度,进行手法操作时,首先得得气。通督调神针刺法临床应用•中风病肢体功能障碍取穴主穴:百会、大椎、神庭、印堂、腰阳关辅穴:患侧肩髃、极泉、尺泽、曲池、内关、合谷(上肢);髀关、血海、委中、阳陵泉、丰隆、三阴交、太冲(下肢)通督调神针刺法临床应用•中风失语取穴主穴:百会、风府透哑门、上廉泉辅穴:风池、金津、玉液、列缺、照海通督调神针刺法临床应用•中风后假性延髓性麻痹取穴主穴:百会、风府透哑门、上廉泉、风池辅穴:天柱、完骨、外金津、外玉液、列缺、照海、咽喉壁点刺通督调神针刺法临床应用中风后血管性痴呆取穴主穴:百会、神庭、印堂、风池辅穴:太溪、悬鈡、足三里课后思考题•通督调神针刺法是什么?•通督调神针刺法的临床应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