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扁鹊治病》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有关词句,体会扁鹊的医术高超和医德高尚,懂得做什么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心理,认识人物形象,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创设情景法、朗读感悟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了解寓言1.看图猜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3.介绍扁鹊。设计意图:故事导入介绍寓言,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明确了寓言的特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检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词语。蔡桓公理睬高超无能为力敷烫几剂汤药肠胃骨髓3.辨析生字,指导书写。肠:与身体有关。烫:温度很高。汤:能喝的。书写:蔡4.通过读课文,谁知道这篇文章写得是扁鹊和谁的故事?(蔡桓公)。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在讲什么?设计意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难度,改变提问的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换成了“用简单的话告诉我们故事在讲什么”,在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指导,降低了难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抓住“名医”,读悟感知(一)感受“医术高超”。1.默读课文,用“”划出能体现出扁鹊医术高超的句子。汇报沟通:(课件出示)沟通、汇报A: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进展。”(站着看了一会)B:又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进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只隔了十来天,就知道病已经进展到皮肉之间了)C: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拜见,对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进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隔了十来天你扁鹊又看出蔡桓公的病已经进展到肠胃里,知道病情十分严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D: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老远望,看了几眼)E:扁鹊解释道:“皮肤病…………所以我不再请求给她医治”(病到什么程度,怎么医治,分析得很清楚,胸有成竹,不愧为名医)扁鹊通过简单的看、望便能知道蔡桓公的病情,真不愧是医术高超啊!(板书:医术高超)(二)感受“医德高尚”。医术如此高超的神医扁鹊为什么还会让蔡桓公死去呢?难道是他不想给蔡桓公治病吗?(不是)是蔡桓公拒绝治疗他劝蔡桓公了吗?几次劝说?(三次)请用双横线划出扁鹊劝蔡桓公治病的句子。句子1:“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进展。”(指导朗读:尊敬、诚恳的态度和语气。指名读,齐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句子2:“您的病已经进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指导朗读:着急的语气,语速稍快。)句子3:“您的病已经进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指导朗读:更加着急,语速更快。)扁鹊一次又一次地劝说蔡桓公,你认为,扁鹊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医德高尚)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本环节重视朗读的指导,以读促悟,体会人物形象。四、桓公之死,追根溯源既然他是这样一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名医,结果大王蔡桓公还是死了,究其最终根源是——蔡桓公拒绝治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蔡桓公拒绝治疗的句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沟通汇报第一次: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爱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超!”你体会到了什么?提示看插图。这是一个怎样的蔡桓公?(自以为是:板书;听不进意见、傲慢、不以为然)那你能带着这种自以为是,不以为然的语气读读这段话吗?(指名读)(评价)第二次:蔡桓公听了,很不兴奋,没有理睬他。蔡桓公为什么没有理睬他?表现出他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