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培训结业作业县(市、区):信丰县学校:信丰县天华职业技术学校姓名:王东问卷教师:成绩: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心理的教育和培养信丰县天华职业技术学校王东论文摘要: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怎样?如何培养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本文笔者从担任班主任多年和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角度,谈两点具体的体会。论文关键词:职校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培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温家宝总理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阵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心理怎样?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笔者担任班主任多年,现又担任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下面谈两点体会。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的年龄一般为16一18周岁,这一年龄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毕业后除少部分人迈人“高职”门槛继续深造外,大多数将直接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面对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他们的精神面貌如何,是否做好了必要的心理准备,毕业就业后的状况怎样,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与发展,能否在市场经济中有一番作为……事实证明,这方面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2010年下学期,笔者因工作需要,调查走访了两百多位历届的毕业生。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了经济建设大潮的中流砒柱,有好几位毕业学子的资产达到了数百万元,每年为国家纳税数几十万元,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各种不同的企业就业,已经成为各类主管、专家、技术人员等,年薪十万元左右的也不少。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不尽人意,他们毕业时安排就业岗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就业心理脆弱,结果无所事事。他们或是自己嫌工资低、环境差、工作苦、人际关系难处,自己“炒了单位或老板的鱿鱼”,或是自己表现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被单位或老板“炒了鱿鱼”,或是思乡思家心切,怕在外面吃苦,而回到父母身边。1从表面现象上看,在当今社会,嫌工资低、环境差、工作苦、压力大、人际关系难处,实属人之常情。但从实质上分析还是就业心理素质不好,是一种缺乏爱岗敬业心理,吃苦耐劳勇挑重担心理,角色转换心理和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心理的表现。这种现象不仅直接影响了就业毕业生的前途,而且对在校学生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就业而不乐业”,“就业而不久业”,这虽然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学生自己,在于他们就业心理不够成熟和完善。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培养和教育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就业心理不够成熟和不完善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对在校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训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其良好的就业心理。具体可从以下儿个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爱岗敬业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是爱岗敬业的保障,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一切利字当头,一心扑在生活的盲目追求上,凡事均以是否于“我”有利来衡量,就根本谈不上爱岗敬业了。因此,我们应该在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中有意识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塑造自我,让学生具有积极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要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在当今社会,人们选择职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向社会获取生活资料和报酬,更重要的是通过职业劳动为社会尽义务,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内心深处热爱自己将来的岗位,崇尚敬重自己将来的职业。例如我们在招生宣传中介绍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在专业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特色,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及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地位等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将来的社会价值,进而对自己...